碧虚窗掩夜寒多。
空房愁奈何。
玉钗初卸手重呵。
金猊香未过。
看月魄,抱云和。
含情晕眼波。
连衣斜拥翠衾窝。
今宵来梦么。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碧虚窗掩夜寒多。空房愁奈何。玉钗初卸手重呵。金猊香未过。看月魄,抱云和。含情晕眼波。连衣斜拥翠衾窝。今宵来梦么。

注解:

  • 碧虚窗:指窗户上的窗花或花纹,通常用来形容月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形成了一种朦胧的美。
  • 夜寒多:”夜寒”表示夜晚的寒冷,”多”强调这种寒冷的程度。
  • 空房愁奈何:”空房”指的是一个人居住的房间,没有其他人的陪伴,”愁奈何”表示因为孤单而感到忧愁。
  • 玉钗初卸手重呵:”玉钗”指的是古代女性用来装饰头部的发饰,”初卸”表示刚刚卸下来,”手重呵”表示由于手重而感觉有点累。
  • 金猊香未过:”金猊”是古代的一种铜制香炉,用来燃烧香料,”未过”表示香味还没有散尽。
  • 看月魄:”看”在这里是一个动词,表示观察或凝视的意思,”月魄”指的是月亮的形态,通常用来形容月亮的样子。
  • 抱云和:”抱”在这里是一个动词,表示拥抱或抱持的意思,”云和”指的是云彩或者和风。
  • 含情晕眼波:”含情”表示内心充满情感,”晕眼波”形容眼睛因情感波动而变得有些模糊。
  • 连衣斜拥翠衾窝:”连衣”表示衣服连在一起,”斜拥”表示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将衣服围住身体,”翠衾”指的是绿色的被子,”窝”指的是被窝或者枕头。
  • 今宵来梦么:”今宵”表示今天晚上,”来梦么”询问今天晚上是否有梦可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夜晚的场景,通过一系列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表达了主人公对孤独寂寞的感受。开头两句“碧虚窗掩夜寒多,空房愁奈何。”就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冷清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寂静的夜晚,窗外的月光洒满整个房间,但却没有其他人的身影,只有自己孤独地坐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心中充满了忧郁和无奈。

接下来的诗句“玉钗初卸手重呵,金猊香未过。”则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内心感受。她刚刚脱下华丽的首饰,感受到了手部的疲惫,同时点燃了金猊(一种铜制的香炉)中的香料,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这些细节都暗示着主人公在享受宁静的同时,也承受着内心的寂寞和压力。

最后两句“看月魄,抱云和,含情晕眼波。连衣斜拥翠衾窝。今宵来梦么?”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主人公在凝视明亮的月亮时,似乎在抱着温柔的云朵和微风,她的眼中充满了柔情,而她的身体则轻轻倚靠在柔软的绿被中,仿佛进入了甜美的梦境。然而,她也在期待着这个晚上能有一个梦,希望在梦中能够摆脱现实的束缚,找到一丝慰藉。

这首诗以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在孤独寂寞中的复杂情感。它不仅仅是一首描写夜晚景色和氛围的诗篇,更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让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