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凫烟炷,已到花阴午。
懒向鸳鸯寻绣谱,且教金笼鹦鹉。
薰衣熨尽都慵,棋残还理丝桐。
多少迎梅旧事,明窗一桁纱中。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原诗句的删改,如果没有改动语句的意思,就对原诗内容原封不动;如果有删改,或者虽然更改了词句但保留原来的意思,那么需要与选项中的信息对比,看是否吻合。
“玉凫烟炷”一句的意思是:用烟熏过的香灰点着的火炉上,一只白色的鹤鸟在燃烧的香烟里。“玉凫”是古代一种珍贵的水禽,即白鹤。“花阴午”的意思是:在阳光灿烂的正午时分,也就是中午12点左右的时间。“烟炷”指烧过的香木,这里指点燃的香。“已到”意为“到了”,表示时间已经到了。“懒向”意为懒得去,不去做。“鸳鸯寻绣谱”意思是懒得去绣鸾凰,因为绣鸳鸯已经够烦琐了。“绣谱”指的是刺绣的图纸或图样。“金笼鹦鹉”意思是懒得去观赏笼子里的鹦鹉,因为鹦鹉已经很悦耳了。“鹦鹉”是一类羽毛美丽的鸟,常用来比喻人。“薰衣熨尽都慵”意思是连衣服都被熨平之后,也感到厌倦,不想去整理。“薰衣”指把衣服等物品放在薰衣草的香味里熏,以去味。“熨”指烫平,熨斗烫平衣物。“都慵”意为全都懒得,什么都不想做。“棋残还理丝桐”意思是:围棋下完了,还想弹奏丝弦乐器,却懒得去收拾残局。“丝桐”指丝弦乐器,这里指古琴。“棋残”指围棋的棋子被下完。
“多少迎梅旧事”意思是:有多少迎春梅花的故事呢?“迎梅”指迎接春天的梅花。“明窗一桁纱中”意思是:在明亮的窗户旁边挂着一幅竹帘。“桁”是横木的意思。“纱中”指窗帘的中间部分。
【答案】
译文:
烟雾缭绕的香炉,一只白色的鹤鸟在香烟中。
懒得去绣鸾凤图案的锦缎,也不去欣赏笼子里的鹦鹉。
把衣物熨得平整之后,也感到厌倦,不想去整理。
围棋下完了,还想弹奏丝弦乐器,却懒得去收拾残局。
迎春梅花的故事很多,有多少呢?
在明亮的窗户旁边挂着一幅竹帘。
赏析:《玉楼春·和王主簿次韵》由欧阳修创作于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此篇为词中佳作之一,也是作者早期作品之一。全词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表达了词人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怀。
上片写闲情逸志。首句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香炉里的香烟袅袅升起,而此时正是正午时分。第二句写诗人懒得去做那些无聊的事情,比如绣鸾凤图案的锦缎,又懒得去看那些美丽的鸟儿,如笼中的鹦鹉。“慵”字道出了诗人的惬意与悠闲。第三句进一步描写诗人无所事事的状态,连衣物都被熨平之后,也感到厌倦,不想去整理。
下片写怀旧之情。第四、五句写诗人想起过去的美好时光。“多少迎梅旧事”,说明过去的许多事情都是美好的;“明窗一桁纱中”,则表明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第六、七句写诗人的惜时之心。诗人感叹光阴荏苒,转眼间又是一年,自己应该珍惜眼前的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