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宿酲莺唤觉,起来扶病闲行。
游丝栏外午风轻。
罗衫人影薄,偏傍小桃明。
三十馀年如梦里,春来春去多情。
夕阳又傍短墙阴。
隔墙花缺处,微有卷帘声。
临江仙十二首其一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诗。诗人在春日里,带着病体,在微风中闲适地散步。
“一枕宿酲莺唤觉”,这里描绘了诗人在梦中听到黄莺的叫声被惊醒的情景。这里的“一枕”是指诗人在床上休息,而“宿酲”则是指他长时间未能入眠,身体疲惫。
“起来扶病闲行”,描述了诗人从床上醒来后,由于身体虚弱,只能扶着床沿慢慢走动。这个动作体现了诗人对身体状态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
接下来两句,“游丝栏外午风轻”,描述了诗人在春日午后,站在栏杆外,感受到微风拂过皮肤的舒适感。这里的“游丝”指的是飘动的柳枝,而“栏外”则是指栏杆外面。
“罗衫人影薄,偏傍小桃明”,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穿着薄纱的罗衣,站在栏杆旁,周围是盛开的小桃树。这里的“罗衫”指的是轻薄的衣物,而“人影薄”则形容诗人的身影显得轻盈。“小桃明”则是指小桃树上的花在阳光下显得明亮、鲜艳。
最后两句,“三十馀年如梦里,春来春去多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三十馀年”指的是诗人已经过了三十年的时间,而“春来春去多情”则是指春日的更迭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也寄寓了对未来的希望。
“夕阳又傍短墙阴”,这是诗人在欣赏完美景后,再次回到自己的住所时所看到的景色。这里的“夕阳”指的是夕阳西下,而“短墙阴”则是指墙边的影子显得有些暗淡。这句诗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隔墙花缺处,微有卷帘声”,这是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突然听到隔壁的窗户微微打开的声音。这里的“花缺处”指的是花朵不完整的地方,而“卷帘声”则是指窗帘被风吹起的声音。这句诗既表现了自然景物的细微之处,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和观察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