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醒馀寒,柳苏丝雨,闰春留作重三。
倦游词客,芳序恨长淹。
为约薇壶俊侣,凤城畔、闲趁珂骖。
轻阴里、朱墙一抹,松影转幢南。
那堪思往事,廿年再禊,曾款精蓝。
问咸丰朝士,几共言谈。
惆怅僧贫树老,一株雪、犹照春衫。
凭高望,斜阳燕麦,无恙是晴岚。

诗解

注释:

  • 花醒馀寒:春天的花朵虽然已经盛开,但仍然残留着寒冷的气息。
  • 柳苏丝雨:细雨如丝,使得柳树摇曳生姿。
  • 闰春留作重三:在闰年的春天,春天的时间延长了,被用来庆祝重阳节。
  • 倦游词客:厌倦了出游的文人。
  • 芳序:美好的季节。
  • 薇壶俊侣:与英俊的朋友一同享受美好时光。
  • 凤城畔:位于凤凰城的旁边。
  • 珂骖:指马的骖带,即马鞍上的装饰物。
  • 轻阴里:在轻风细雨中。
  • 朱墙一抹:红色围墙上只有一道影子。
  • 曾款精蓝:曾经在精致的蓝色画卷前款款而谈。
  • 咸丰朝士:指生活在清朝咸丰年间的士人。
  • 惆怅僧贫树老:感到悲凉的是寺庙中的贫穷和尚和衰老的树木。
  • 凭高望:站在高处远望。
  • 斜阳燕麦:夕阳下的麦田。

译文:

满庭芳五首其五
春天虽然已经到来,但依然有些寒冷。柳树随风轻轻摇摆,细雨绵绵,仿佛是春天留下的余韵。在闰年春天,我们用这一天来庆祝重阳节。

我厌倦了外出游玩,与我的文友一起在美丽的季节里畅谈。我们在凤凰城旁边,享受着闲暇的时光。在轻风和细雨中,我们的影子映在红墙上,只有那抹红色显得格外醒目。

我曾经在精美的蓝色画作前与朋友们谈论过,那些画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然而,现在的寺庙中,贫穷的和尚和衰老的树木让我感到悲伤。我站在高处远望夕阳下的麦田,那里的景象宁静而美丽。

赏析:
《满庭芳 五首 其五》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物的情感。通过对春天、人物和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如寺庙的贫穷和尚和衰老的树木。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当时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