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帘前、翠云千顷,田田荷叶飞舞。
凤城西抱盈盈水,临水楼台无数。
天际路,看百道、红墙遍锁宫中树。
笙歌散去。
只玉辇苔封,锦帆尘歇,倾尽掌盘路。
凌波近,绰约琼华岛屿。
景山撩乱鸦语。
妆台莫话辽金事,一霎夕阳红过。
能几度,待拥楫、人来同向花间住。
栏干倚处,指夹岸垂杨,苍烟忽断,飞渡液池鹭。

摸鱼儿十首 其九

展帘前、翠云千顷,田田荷叶飞舞。

凤城西抱盈盈水,临水楼台无数。

天际路,看百道、红墙遍锁宫中树。

笙歌散去。

只玉辇苔封,锦帆尘歇,倾尽掌盘路。

凌波近,绰约琼华岛屿。

景山撩乱鸦语。

妆台莫话辽金事,一霎夕阳红过。

能几度,待拥楫、人来同向花间住。

栏干倚处,指夹岸垂杨,苍烟忽断,飞渡液池鹭。

【注解】:

展帘前、翠云千顷:打开窗帘,只见翠绿的云层无边无际。

田田荷叶飞舞:荷叶在风中翩翩起舞。

凤城西抱盈盈水:凤城的西边环绕着一片盈盈碧波。

临水楼台无数:楼台依水而建,无数。

天际路,看百道、红墙遍锁宫树:天边的道路,看到有百堵红色的宫墙围绕着宫殿的树木。

笙歌散去:奏乐歌唱声逐渐消失。

玉辇苔封,锦帆尘息,倾尽掌盘路:皇帝乘坐的玉辇被青苔覆盖,锦船的尘土也平息下来,已经用尽了手中的权柄,无法再有所作为。

凌波近,绰约琼华岛屿:靠近水面如同凌波仙子一样飘荡。

景山撩乱鸦语:景山上乌鸦的叫声嘈杂扰民。

妆台莫话辽金事,一霎夕阳红过:不要让宫女们谈论过去的辽国和金国的往事,一会儿夕阳就要消失在地平线上。

能几度,待拥楫、人来同向花间住:能够有几度呢? 等到有人驾船前来,我们一同到花丛中居住。

栏干倚处,指夹岸垂杨,苍烟忽断,飞渡液池鹭:栏杆旁边,是两岸杨柳,烟雾突然消散,一群白鹭飞渡湖面。

【赏析】:

《摸鱼儿·咏怀》是北宋文学家柳永创作的一首长调词,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这首词描写了一个因受谗言陷害而被免职回乡的游子对故乡、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概与思索。全词语言通俗流畅,情感真挚深沉,风格沉郁哀婉。

上片开头三句写京城景色。“展帘”二句写京城之阔大;“凤城”,即京城。作者从京城南望,远见一片翠绿的云海。“翠云千顷”四字写出云海之广袤,极见其势。这既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怀,也反映了他失意后的感慨心情。“凤城”以下写临水的楼台。“天际路”一句写楼台之多,“红墙”二句写宫树之密。“红墙”两句是说红墙高耸,把宫中的树木都围住了。“笙歌散去。”四句写笙歌散去后的情景。作者由京城之阔大转入京城之寂寥。“玉辇”三句写皇宫中的寂寞景象。“玉辇”指皇帝的车舆。“苔”,这里指车痕。“锦帆”,指船帆。“尘歇”是说船帆上的尘土已落干净。“倾尽”二字表明了作者此时的心情。“凌波”三句写作者在京城所见之景。“凌波”即凌波微步,典出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绰约”形容女子体态美好轻盈。“琼华岛”指蓬莱仙岛。“景山”即景山公园。“鸦语”是说乌鸦鸣叫。此三句为倒装句,意思是说乌鸦在景山上噪叫不停,作者由此想到宫中也应是如此,只是没有乌鸦而已。“妆台”二句写宫中之事。“妆台”即梳妆台上,这里借指后宫。“辽金事”是指辽和金两个少数民族的政权,这里暗喻宋朝。“红过”是说夕阳渐渐消逝,天边的晚霞也被晚云遮住。这是对眼前景象的描绘,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下片开始五句写作者回到家乡后的感受。“能几度”三句是说朝廷已经容不下我了,我只能像江水一样顺流而下了。“能几度”是说能有多少机会呢?“待拥楫”是说等着乘船回家。“人来”二句是说如果别人能来,我就和他们一起到花间居住。这两句是说自己的处境凄凉,只能自己一人独居,希望有人能陪伴共度晚年。“栏干倚处”,是说靠着栏杆的地方。“指夹岸垂杨,苍烟忽断,飞渡液池鹭”,是说靠在栏杆处,可以欣赏到两岸的垂杨、烟雾和鹭鸶,这几句是作者描写自己闲适的生活情趣。“栏干”句是说靠着栏杆的地方。“夹岸垂杨”四句是作者想象自己悠闲的生活情趣。这几句是作者想象自己闲适的生活情趣。“飞渡”句是说鹭鸶在水中嬉戏游玩。“苍烟”四句是说烟雾忽然消散,一群白鹭飞渡湖面。这几句是作者想象自己闲适的生活情趣。

这首词是柳永后期的作品,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比较复杂,既有对现实政治黑暗的不满,也有对自己命运的感慨,还有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消极颓废情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