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茅峰石,孤吟渺紫烟。
归来对溪阁,夜夜梦飞泉。
拂袖云中去,还思洞口眠。
斜光留不住,吹落万松巅。

岁杪往石门

踏遍茅峰石,孤吟渺紫烟。

归来对溪阁,夜夜梦飞泉。

拂袖云中去,还思洞口眠。

斜光留不住,吹落万松巅。

译文:

岁月将尽之际前往石门,
走过茅峰的石头,独自吟唱着渺无人烟的紫烟。
返回后站在溪边的阁楼上,
每个夜晚都在梦中梦见飞泉。
挥手告别云端,飘向洞口去安眠,
斜射的光芒无法留住我,
吹落了万松顶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岁末时节前往石门的旅程。通过“踏遍茅峰石”和“孤吟渺紫烟”,展现了诗人行走在山间、沉浸在自然之中的画面。他独自走在石径上,仿佛与世隔绝,只有自己的声音伴随着他。这种孤独和寂静,使他的内心更加深沉。

“归来对溪阁”一句,诗人回到了溪边的小阁楼,这里见证了他的孤独和沉思。夜幕降临,他常常在梦中见到飞泉,仿佛泉水从天上落下,给他带来了无尽的惊喜和感动。这种梦境中的飞泉,象征着他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拂袖云中去,还思洞口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依恋和不舍。当他离开洞口时,他挥手告别,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然而,他无法完全摆脱自然的影响,只能在梦中与它再次相遇。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眷恋,也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紧密的联系。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石门的旅行过程以及他与自然的互动,展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传达了对生命、自然和艺术的独特见解,使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共鸣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