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东篱后,篮舆此一登。
尘闲知地迥,木落见山层。
促席催歌板,成诗借佛灯。
从来矜眺览,卜夜许谁能。

【注释】:

寂寞东篱后,篮舆此一登。

尘闲知地迥,木落见山层。

促席催歌板,成诗借佛灯。

从来矜眺览,卜夜许谁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阳节的一天和友同游龙槐精舍时所作。首二句“寂寞东篱后”写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寂寞”一词,不仅点明季节,也暗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他独坐东篱之下,感到十分孤独。“篮舆此一登”则写出了他这次出游的目的。“篮舆”,就是用篮子抬着的轿子。“此一登”,表示这是一次难得的登高之机,所以诗人才特意邀请朋友同来游玩。

第三联,描写登高所见景色。“尘闲知地迥”,意思是由于人世间的喧嚣已被排除,所以能清楚地看到远处的群山;“木落见山层”,则是指随着季节的变迁,山上的树木逐渐凋零,层层叠叠的山色更显得清晰。

第四联,写宴会中饮酒吟诗之事。“促席催歌板”,意指宴会的气氛热烈,酒兴正酣,大家都急于想唱几句曲子,以助兴情。“成诗借佛灯”,意指诗人兴致勃勃,当场即兴作诗,将这种欢乐的气氛写进了诗句之中。

最后两句“从来矜眺览,卜夜许谁能”,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诗人常常喜欢独自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因此他常常带着自己写的诗篇,到各处去游览。然而,这样的好景致往往是难以长久的,诗人对此感到非常遗憾。他常常想象着夜晚降临,明月升起,自己能够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光,但谁又能知道呢?

全诗语言简练流畅,情景相融,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