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如看山,其境日日殊。
随境不会心,多闻不如无。
况乎辨治乱,因以别贤愚。
岂徒夸英华,言行须同符。
念予志学时,所慕君子儒。
诗亦尊李杜,文亦宗韩苏。
要归践履实,圣贤非我诬。
即今持治柄,岂不慕唐虞。
措行始知艰,虑为空言徒。
裁诗铭座右,庶几日警吾。
夜静观书
看书如看山,其境日日殊。
随境不会心,多闻不如无。
况乎辨治乱,因以别贤愚。
岂徒夸英华,言行须同符。
念予志学时,所慕君子儒。
诗亦尊李杜,文亦宗韩苏。
要归践履实,圣贤非我诬。
即今持治柄,岂不慕唐虞。
措行始知艰,虑为空言徒。
裁诗铭座右,庶几日警吾。
译文:
独自品读书籍,如同观赏连绵起伏的群山,每一日都能感受到不同的景致和心境。随着阅读的深入,往往不能真正理解书中的意境,而只是浮光掠影地读过很多,却不如没有读过。更何况,通过阅读可以辨别治理国家与乱世的方法,从而区分出贤人与愚人的分别。难道仅仅因为书本上的文字华丽而感到自满,实际上,言语与行动必须保持一致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学问。回想起自己学习时,最敬仰的是那些品德高尚、学问深厚的君子。诗歌也尊崇李白、杜甫,文章则崇尚韩愈、苏轼等。最终的目标是脚踏实地去实践,成为圣贤之人而不是被虚伪的名声所蒙蔽。现在执掌着治理国家的大权,难道不应该向往像尧舜那样的圣人吗?在实施政策时才会意识到其中的困难,担心自己的言行只是空洞的理论而无实际功效。因此,我将写一首诗歌刻在座右,希望它能够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被浮名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