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中植众木,丛生各向荣。
成阴蔽庭轩,弄影交枝茎。
槚棘苟不分,珷玞终混琼。
当此陨萚时,本质一以呈。
繁柯纷杂揉,芟削令其清。
良材被隐遮,去之不留停。
稍稍施人力,便觉助山灵。
绿梅三冬姿,青松百尺亭。
譬彼稂莠除,嘉禾乃勃生。
旁人为我言,其言似可听。
物物具生意,枝枝含勾萌。
一朝别去取,厚薄殊失平。
我闻初诺之,细思吁可惊。
若存姑息心,未达此中情。
【注释】
1、芟:除草。2、众木:多种树木。3、丛生:聚集在一起生长。4、荣:茂盛。5、成阴:树叶茂密,遮满地面。6、弄影:树枝的阴影。7、桂棘:两种灌木。8、珷玞(yíng):一种灌木。9、陨萚(xián yīn):落叶乔木,落叶后枝干裸露。10、本质:指植物的本原和本性。11、繁柯:多枝繁叶。12、良材:好木材。13、去之不留停:不停留地除去。14、施:施行。15、山灵:山林之神,这里指大自然。16、三冬:冬季三个月,指一年中的三个冬天。17、青松百尺亭:青松高耸入云,有如百尺高楼。18、譬彼稂莠:比那杂草禾苗。19、嘉禾:庄稼的好收成。20、同事人:一同生活的人。21、其言似可听:他的话似乎可以听从。22、物物具生意:万物都具有生命。23、勾萌:初生的小根。24、别去取:分别剔除。25、厚薄殊失平:厚与薄相差很大,失去了平等。26、姑息心:姑息之心。27、未达此中情:没有理解其中的真情实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园中众木的生长变化,比喻世间万物的兴衰更迭。全诗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首联“园中植众木,丛生各向荣”,描绘了园中各种树木丛生的景象,每棵树都向着阳光生长,显得生机勃勃。这两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颔联“成阴蔽庭轩,弄影交枝茎”,进一步描绘了园中树木的生长状态。树木高大茂密,遮天蔽日,枝叶交错,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两句诗通过对树木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颈联“槚棘苟不分,珷玞终混琼”,则开始转折,指出树木中混杂着不同种类的灌木,使原本整齐有序的世界变得混乱不堪。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纷扰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接下来四句,作者用“当此陨萚时,本质一以呈”、“繁柯纷杂揉,芟削令其清”等诗句,进一步描绘了园中树木的生长变化及其对环境的破坏作用。诗人通过对树木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生态平衡的担忧与忧虑。
尾联“良材被隐遮,去之不留停”、“绿梅三冬姿,青松百尺亭”等,则以对比手法强调了去除不良事物的重要性。诗人认为,只有去除那些不良事物,才能保持世界的清洁与美好。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社会和谐的追求。
最后两句“譬彼稂莠除,嘉禾乃勃生”、“物物具生意,枝枝含勾萌”,则是对整首诗歌的总结与升华。诗人将园中树木的生长变化与人类社会的变化相类比,认为只有去除不良因素,才能迎来新的生机与希望。这两句诗不仅富有哲理性,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高度关注与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中树木的生长变化,并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独特见解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