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独湖山笑突如,珠林宝网亦丘墟。
消沉泡幻看金鲫,警策浮生听木鱼。
藕孔刀兵三劫炽,莲花刻漏六时疏。
于今顶礼云栖老,拥卫人天五百馀。
西湖杂感 其十二
岂独湖山笑突如,珠林宝网亦丘墟。
消沉泡幻看金鲫,警策浮生听木鱼。
藕孔刀兵三劫炽,莲花刻漏六时疏。
于今顶礼云栖老,拥卫人天五百馀。
注释:
岂独:难道只有;
笑突如:嘲笑那些突然崛起的人或事物;
珠林:比喻佛教的丛林寺院,这里指西湖周边的寺庙;
宝网:比喻佛法无边,可以网罗一切;
消沉泡幻:形容世事变化无常,就像水泡和幻觉一样;
看金鲫:比喻在困境中依然能够找到出路;
警策:告诫、提醒;
浮生:人生;
木鱼:佛教法器,敲鼓用的一种木制器具;
藕孔:这里指西湖周围的荷塘;
刀兵:指战争,这里比喻世事纷扰;
炽:燃烧;
刻漏:古代计时的装置,这里指时间流逝;
于今:如今;
顶礼:对佛、神等顶礼膜拜;
云栖:指杭州西湖边的云栖寺,是南宋时期著名的佛教寺院;
拥卫:保护;
人天:指人间和天上的众生,这里泛指佛教中的信徒;
五百馀:大约五百多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通过对西湖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无常和人生苦短的感慨。诗的前两句以“笑突如”和“珠林宝网亦丘墟”为线索,表达了对那些突然崛起的人或事物的看法。后两句则通过“消沉泡幻看金鲫”和“警策浮生听木鱼”,展现了作者在困境中寻找希望,提醒世人要警惕世事的变化。诗的最后两句则通过“于今顶礼云栖老,拥卫人天五百馀”,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文化的尊崇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体现了作者的才华与修养,又传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