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离离如火,成暖玉。
千颗万颗烧天,砂作芙蓉熟。
盘中教注寒泉,尽带鲛绡浴。
滑腻、一点昭仪不沾肉。
谁贵仲,先数得、增城族。
遍体鲜红,微挂一条官绿。
乍解罗襦,玉指纤纤忌相触。
消受长忧无福。
【注释】
荔枝香近:以荔枝比喻女子。香近,指女子的香气。入手离离如火:荔枝的果肉红白相杂,像火焰一样燃烧。成暖玉:荔枝果肉鲜红,像温润的玉石一般。
千颗万颗烧天:形容荔枝数量之众,仿佛天上繁星。砂作芙蓉熟:用砂子制成的花器中种着成熟的荔枝,犹如盛开的荷花。盘中教注寒泉:将荔枝置于盘中,如同注满清凉的水。尽带鲛绡浴:将荔枝放在鲛绡(一种珍贵的丝织品)上,仿佛在水里沐浴。滑腻、一点昭仪不沾肉:荔枝的肉质细腻滑润,就像美女的肌肤一样光滑。一点昭仪不沾肉:这里指荔枝的果肉不沾到手指。
谁贵仲,先数得、增城族:谁最尊贵,最先得到这些荔枝呢?增城族:增城的荔枝最为珍贵。
遍体鲜红,微挂一条官绿:荔枝全身都是红色的,只有一条绿色的蒂。乍解罗襦,玉指纤纤忌相触:刚刚解开罗衣,娇嫩的手指纤细而敏感,怕触碰到荔枝。消受长忧无福:享受这美味的荔枝,却担忧没有福气。
【赏析】
此为咏物诗。诗人通过写荔枝的外形、色泽、质地、生长过程及食用时的感受,生动地写出了荔枝的诱人和美好,也反映了荔枝生长的艰辛和不易。全诗语言优美,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
首句“入手离离如火”,用荔枝的果肉红白相杂,像火焰一样燃烧来写其颜色,生动传神地描绘出荔枝的颜色,令人眼前一亮。
接着诗人以“成暖玉”来形容荔枝的质地,将果实比作温润的玉石,既突出了荔枝的鲜美,又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之情。
“千颗万颗烧天”,用荔枝数量之多,犹如繁星般点缀天际来写其壮观,展现了荔枝的丰产和美丽。
“砂作芙蓉熟”,用珍珠般的砂子制成的花器中种植的荔枝,宛如盛开的荷花,既展示了荔枝的生长环境,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
“盘中教注寒泉”,将荔枝置于盘中,仿佛注满清凉的水,既表现了食用时的雅致,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尽带鲛绡浴”,将荔枝放在鲛绡(一种珍贵的丝织品)上,仿佛在水里沐浴,既展现了荔枝的美好,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滑腻、一点昭仪不沾肉”,用美女的肌肤来形容荔枝的肉质,既突出了荔枝的光滑,又表达了诗人对女性之美的赞美。
“谁贵仲,先数得、增城族。”这句问句,点明了荔枝的品种和来源。增城荔枝最为珍贵,是诗人心中的首选。
“乍解罗襦,玉指纤纤忌相触”,描述了诗人品尝荔枝时的小心谨慎,生怕损坏了这美丽的果实。
最后“消受长忧无福”,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忧虑。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荔枝的外观、质地、生长环境和食用感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荔枝的美丽与珍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