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是中国古诗中出现的一类专门咏物和抒情的诗词,以歌谣形式出现。这类诗歌种类繁多,涉及内容广泛。最初这种诗体是在民间流行的歌词基础上形成并保存下来的。
“竹枝”这个词牌原本是用作唱出来的民歌名。在宋代词人周邦彦所著《中原音韵》中记录到,在北宋时期就已经有把乐谱和诗歌结合在一起的歌曲,这个曲调就是后来称之为“竹子”的一种小调,因此后世用来表示这种音乐形式。
“竹枝”这个词牌主要指的是唐五代、宋朝以后的一种民歌体裁。从词牌名中可以知道它的主体是描写人民生活方面的短诗。这些诗歌多以反映当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的内容为主。也有些题材描绘男女婚恋和离别的爱情故事。
“竹林”这个词牌不仅指一个曲调,还体现了它产生的背景、风格以及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