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诗词原文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译文注释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女子对远方的丈夫的深深思念和怨恨情绪。下面是对每一行诗进行翻译和注释:
- 汴水流,泗水流:汴水和泗水从北方流向东南。这里暗示了丈夫的离别之苦和妻子的无尽等待。
- 流到瓜州古渡头:汴水和泗水最终汇合后流入古渡口瓜州(今天的江苏省扬州市)。这里表达了河流的终点也是分离的起点。
- 吴山点点愁:吴地的山峦连绵起伏,每一座山上都充满了思念之情。这里的“点点”形容山峦如同眼泪,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思悠悠,恨悠悠:思念和怨恨如流水一般绵长不断。这里的“悠悠”用来形容思绪和怨恨的深远和持久。
- 恨到归时方始休:直到丈夫归来的那一刻,所有的恨意才真正得到释放。这里的“方始”强调了等待的艰辛和漫长。
- 月明人倚楼:在明亮的月光下,女子独自倚靠在楼台上,眺望远方。这里的“月明”渲染了夜晚的氛围,而“人倚楼”则展示了她孤独的身影。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古代渡口的孤独与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紧密结合起来,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诗人白居易通过这首词,不仅传达了对远在他乡的丈夫深深的思念,也反映了当时女性面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这种情感的表现,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即通过自然景物来寄托内心的情感,从而达到艺术上的美感和情感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