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腰疼。
或冷痹。
只道偶然乖摄理。
寻求处士访灵丹。
嘱托往还回药饵。
【注释】
十二时:指一天的十二个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普劝:普遍劝导。四众:佛教指僧、尼、优婆夷和优婆夷,泛指出家人和在家信教的人。日昳未(xiè wèi):太阳偏西的时候。日为阳,昳未为阴。其六:诗中指第二句诗。十首:这里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心”,这是禅宗六祖神会的著名开示之一。腰疼:形容身体不适,疼痛难忍。冷痹:形容身体寒冷僵硬,关节不灵活。只道偶然:只是以为偶然发生的事件。乖摄理:违背常理,不合道理。寻求:追求。处士:古代称隐士为处士。灵丹:传说中能起死回生的仙药。嘱托:委托,嘱咐。往还:来回,往返。回药饵:返回来服药治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佛教偈语,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修行的道理。全诗共四句,每句都是对修行者的一个提醒,强调要遵循佛法,不要违背道理,不要过分追求一些外在的事物。
第一句“十二时 普劝四众依教修行”,意思是说在一天十二个时辰里,都要广泛地劝导所有修行者按照佛法修行。这里的“教”指的是佛法,“修”指的是修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希望所有的修行者都能时刻保持对佛法的敬畏和虔诚,不断修行,以达到心灵的解脱。
第二句“日昳未 其六 十首”,意思是说太阳偏西的时候,也就是傍晚时分。这里的“昳未”指的是傍晚时分,“其六”可能是作者引用的某个典故或者诗句,而“十首”则可能是指某部佛经中的某一章节或某篇作品。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一个特定的时间和情境,暗示在这个时间点,修行者应该更加专注于修行,因为此时天地间的能量最为集中。
第三句“或腰疼。或冷痹。只道偶然乖摄理”,意思是说有的人可能会因为腰疼而感到痛苦,有的人可能会因为冷痹而感到不适,他们只是以为这种痛苦和不适是偶然发生的,并不理解这是一种违背常理的行为。这句话可能是在告诫修行者,不要因为一时的烦恼和不适而放弃修行,而是要深入理解这些痛苦和不适背后的因果关系,从而更好地修行。
第四句“寻求处士访灵丹。嘱托往还回药饵”,意思是说有人寻找隐士,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神奇的仙药;也有人委托别人去寻药,希望他能回来后把药带回来给他治疗疾病。这里“灵丹”指的是能够起死回生的神奇药物,“药饵”则是指用来治疗疾病的草药和食物。这句话可能是在比喻修行的过程就像是求医问药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寻求帮助和指导,同时也要注重养生保健。
整首诗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修行者应该遵循佛法,不要违背常理,不要过分追求一些外在的事物,而是要通过修行来达到内心的解脱。同时,修行者也应该明白,修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实践和体验,才能真正领会到其中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