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既阑。
天似水。
斗转河回人尽睡。
有时却坐草堂中。
悲见人间无限事。
【注释】
十二时:佛教谓一天有十二个时辰。普劝四众:普遍劝勉所有的佛门弟子,包括在家居士和出家僧人等。教:教义。修行:按照佛法修行。阑:尽。天似水:形容夜已深,天空如水一样静谧。斗:北斗星。转:转动。河回:指银河。人尽睡:人们都已经进入梦乡。坐草堂中:指在茅屋或草庵中打坐修行。坐禅。悲见:感叹。人间无限事:世间无尽的烦恼与纷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写深夜时分,作者独自一人坐在茅屋之中,仰望星空,感叹世间的无尽烦恼与纷扰。
首联“十二时 普劝四众依教修行”:整日忙碌于各种事务的人们,都应该按照佛法修行。这是对众生的劝诫,也是对佛门弟子的鼓励;
颔联“夜既阑。天似水”:夜晚渐渐过去,天空宁静而美丽,如同流动的水一样,让人感到宁静与和谐。
颈联“斗转河回人尽睡”: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纷纷进入梦乡,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里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尾联“有时却坐草堂中。悲见人间无限事”。在寂静的夜晚,作者有时会独自坐在草堂中打坐冥想,思考人生的真谛。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世间无尽烦恼与纷争的感慨,也反映了他对佛法修行的思考与领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佛法以及宇宙自然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