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板一声莺起速。山影穿疏木。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
劝君对客杯须覆。灯照瀛洲绿。西去玉堂深,魄冷魂清,独引金莲烛。
【注释】
《醉花阴·其一孙守席上次会宗韵》:这是一首词,题目为“醉花阴”,体裁是中调,作者为柳永。
“檀板一声莺起速。”:檀板,即拍板,一种乐器,这里指拍节的木板。莺起速,形容乐曲开始时莺声清脆悦耳。
“山影穿疏木。”:山影,指山的影子或轮廓,也泛指山水、山林。穿,穿过;疏,稀疏。
“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翠阴,指深绿色的树荫。屏风一曲,指屏风上绘制的曲折的山水画卷。
“劝君对客杯须覆,灯照瀛洲绿。”:对客,招待客人;杯须覆,指斟酒的动作,意思是劝酒的人要倒满酒杯;灯照瀛洲绿,指灯火映照下,瀛洲(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之一)上的青绿色。
“西去玉堂深,魄冷魂清,独引金莲烛。”:玉堂,指朝廷。魄冷魂清,比喻心情凄冷、寂寞,这里用“魂魄”来形容人的精神。独引金莲烛,用金莲烛来照明,暗喻独自面对困境或孤独无依。
赏析:
这首词写景抒情,情景交融。上片写宴乐之盛,下片写宴散后的情景与心境。全词以“醉”字为线索,层层展开,将宴会上欢歌笑语的场景描写得栩栩如生。
上片开头一句,就以“檀板”二字点明地点和时间,接着写宴乐的开始。“莺起速”,写乐曲开始时莺声清脆悦耳,渲染出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山影穿疏木”一句,写宴乐的进行。“翠阴中”三字,既写出了宴乐的地点是在深林之中,又写出了人们陶醉于宴乐之中的心情。“欲觅残春”三字,写宴会即将结束,春天就要过去了,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叹。“春在屏风曲”一句,进一步描写宴乐的热闹场面。屏风上绘着曲折的山水画卷,仿佛把人带入了仙境一般。
写宴会结束,人们依依惜别的情景。“劝君”三字,是对宾客说的客气话。“杯须覆”三字,写宴会结束时,主人劝大家喝酒时的动作。“灯照瀛洲绿”一句,写宴会结束时,灯光映照着瀛洲岛上的青山绿水,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西去玉堂深,魄冷魂清”二句,写宴会结束后,人们依依惜别,各自离去的情景。“玉堂深”三字,既写出了宴会的豪华,又写出了离别时的伤感之情。“独引金莲烛”一句,进一步描写离别后的孤独感。用金莲烛来照明,暗喻独自面对困境或孤独无依。全词以“醉”字为线索,层层展开,将宴会上欢歌笑语的场景描写得栩栩如生。同时,通过对宴乐、离别等情境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