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瞢腾,浓睡里,一片行云。未多时、梦破云惊。听辘轳,声断也,井底银瓶。不如罗带,等闲便、结得同心。
系画船,杨柳岸,晓月亭亭。记阳关、断韵残声。被西风,吹玉枕,酒魄还清。有些言语,独自个、说与谁应。

【注释】

于飞:即《于飞》。《诗经·邶风》篇名。作者已不可考。二:指男女。别后:别后之曲,指离别的曲子。

瞢腾:睡不醒。浓睡里:浓睡之中。行云:指梦。未多时:不多一会儿。云惊:梦破云惊。

辘轳:井上的辘轳声。银瓶:汲水的银制瓶子。结得同心:比喻夫妻情深。

系画船:把船拴住。杨柳岸:柳岸边。晓月亭亭:清晨明亮的月光下,月亮高高地挂着。阳关:即阳关曲。是唐代著名的送别歌曲。断韵残声:指歌声断续不清,声音残留。被西风:被西风吹着玉枕。酒魄还清:饮酒后头脑清醒。有些言语:指离别时的叮咛和嘱咐。独自个:独自一人。说与谁应:向谁说呢?

赏析:

这是一首伤别的词。上片写离别之情,下片写思念之心。全词语言朴实,但含蓄蕴藉,意境优美,感情真挚而深沉。

“于飞乐其二代人作别后曲”,开篇点明题旨,以《于飞》为题,说明所咏的曲子是关于男女离别的。《诗经·邶风》中就有“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等描写爱情的诗句,所以这首词也很可能是借《诗经》中的诗句,以抒写男女离别之情的。《诗序》说:“《燕燕》,淫者之变也。卫公子美乱者之所自也,故陈人作焉。”可见这首诗也是借用《诗经》中的诗句来抒发自己的感情的。

词一开头就点出“二”字,表明所咏之曲是写男女离别的。接着又用两个问句:“记瞢腾,浓睡里,一片行云。未多时、梦破云惊。听辘轳,声断也,井底银瓶。”写女子在酣睡之中,梦见情人,两人相依为伴,共度良宵。可是好景不长,梦中的情人突然从梦中惊醒,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使得女子十分吃惊。接着又描绘了女子醒来后听到的井边辘轳声,以及她看到的情景:“不如罗带,等闲便、结得同心。”这里,词人用“罗带”暗喻女子的腰带,说女子用腰带将情人紧紧系在身上,生怕他再离开自己。这两句词既写了女子的痴情,又表现了男子的体贴入微。

“系画船,杨柳岸,晓月亭亭。”词人接着又描写女子在晨光中系住画船,准备离去的情景。这里的“杨柳岸”指的是女子将要离去的地方,也就是情人居住的地方。“晓月亭亭”则形容了女子离去时月色的美好。

最后三句词是词人设想自己对情人的思念之情:“记阳关、断韵残声。被西风,吹玉枕,酒魄还清。”词人想象自己在阳关之外远行,听到的是那支令人伤感的曲子:“阳关”。同时他又被西风吹拂着玉枕,感到头脑清醒,好像酒力尚未完全消散一样。

整首词虽然只有五句二十一个语助词,但通过这些语助词的运用,却能表达出丰富复杂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宋词语言的精炼美。特别是结尾处,用“独自个”、“说与谁应”这样的疑问语气,使全词更加显得含蓄蕴籍,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