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月西窗,背人凝思支腮。依依梦绕琴台。动金奁,临玉镜,影见颜开。丁香暗荐,结舌尖、印点红梅。
懒系罗裙,轻携莲步,春痕似舞瑶阶。殢纤腰,情不掩,难遣离怀。闲愁几许,殷勤问、甚日重来。
【注释】
于飞:形容女子轻盈地飞翔,多用于形容美女。
倚月西窗:在西窗外靠着月亮,形容女子静夜思乡的神态。
背人凝思支腮:背对着人,沉思着,托腮(手托着下巴)思考。
依依:依恋的样子。
梦绕琴台:梦见自己漫步在琴台旁。
金奁: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这里指梳妆用具。
临玉镜:面对镜子。
影见颜开:映照出美丽的容颜。
丁香:一种香草,这里指女子赠送的礼物。
结舌尖、印点红梅:用舌尖轻轻碰触红梅花,象征性地赠与女子情意。
懒系罗裙:懒得系上罗裙,即不打扮。
莲步:形容女子行走时的姿态轻盈优美,像踏着莲花一样。
春痕似舞瑶阶:春天留下的足迹就像舞蹈一样美丽。
殢纤腰:形容女子柔弱纤细的腰身。
离怀:离别时的思念之情。
闲愁几许:心中有多少的忧愁。
问甚日重来:什么时候能再回来呢?
【赏析】
这首词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描述了一位思妇的闺中生活和内心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动作的描写,表达了她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词中的“于飞乐”是思妇对远方亲人表达思念之情的一种方式,她借助于飞的形象,描绘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
词中的“支腮”和“凝思”等动作描写,都生动地展现了思妇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亲人的思念,也有对自己命运的感慨。而“春痕”一词则更是巧妙地将思妇的情感融入了春天的气息之中,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词中的“丁香暗荐,结舌尖、印点红梅”等细节描写,也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刻画,词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丽而哀怨的思妇形象,使读者能够深入地感受到她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