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珠江,春晓也,使节遥临。看画堂、银母屏深。听雕栏,声乍啭,吉了清音。怕施朱翠,只携来、白雪横襟。
想雪衣,名独擅,索影沉沉。展黄冠、初晕檀心。羽翩跹,冰檐畔,诗句高吟。玉奴梦醒,伴梨花、和月相寻。

【注释】

正:正是。珠江:泛指岭南地区。使节:指出使岭南的官员。遥临:远远地观望。银母屏深:指雕梁画栋的华丽居室。声乍啭:声音忽而发出。吉了清音:吉祥美妙的音乐。施朱翠:给鹦鹉涂上红色和绿色的颜料。白雪横襟:白色的羽毛装饰在胸前。索影沉沉:影子显得暗淡无光。黄冠:道士所戴的黄色帽子,即道冠。初晕檀心:刚刚染好墨色。冰檐畔:冰檐,指檐下的冰柱,也指冰凌。诗句高吟:吟诵诗歌。玉奴:即《西洲曲》中的湘灵君,这里泛指美女。梨花:指美丽的女子。伴:陪。和月:陪伴着月亮一起。相寻:相伴。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咏白鹦鹉表现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诗人从鹦鹉的外貌、行为到其象征意义作了全面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的追求和珍视之情。

首句“正珠江”,交代鹦鹉产自珠江。次句“使节遥临”,写使臣远赴岭南,鹦鹉被带往京城,受到皇上的喜爱,并成为朝廷贡品。第三句“看画堂,银母屏深。”写鹦鹉被放在华丽的画堂里,四周都是精美的屏风,富丽堂皇。第四句“听雕栏,声乍啭”,写鹦鹉在雕花栏杆旁鸣叫,其叫声悦耳动听,令人陶醉。第五句“怕施朱翠,只携来、白雪横襟。”写鹦鹉害怕被涂上朱红和绿色的颜料,所以只带了它洁白的羽毛来到京城。第六句“想雪衣,名独擅,索影沉沉”写鹦鹉穿着像雪一样洁白的衣服,名字也独一无二,其身影也显得暗淡无光。第七句“展黄冠,初晕檀心。”写鹦鹉展翅飞翔,头顶上戴着黄色帽子,刚刚染好墨色。第八句“羽翩跹,冰檐畔,诗句高吟。”写鹦鹉在空中翩翩起舞,飞到了屋檐下,吟诵着美妙的诗句。第九句“玉奴梦醒,伴梨花、和月相寻。”写美人如梦醒来,与鹦鹉相伴,与明月相伴,寻找快乐。

这首诗通过对白鹦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