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日当帘,睡痕犹占香腮,轻盈笑倚鸾台。晕残红,匀宿翠,满镜花开。娇蝉鬓畔,插一枝、淡蕊疏梅。
每到春深。多愁饶恨,妆成懒下香阶。意中人,从别后,萦系情怀。良辰好景,相思字、唤不归来。
【注释】
晓日:晨光。
鸾台:古代指帝王所居的宫殿,此处代指帝王或高官显贵。
晕:本意是指日影在云中投下的样子,这里借指女子脸上的红晕。
宿:本义是指夜晚,引申为停留、驻留之意。此处指梅花瓣上露水。
髻:发髻,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型。
妆成:打扮好了,也指美人已经出现。
意中人:心中所爱的人。
【赏析】
《于飞乐》是一首写闺怨词。此词通过描写一位女子思念情人的心理活动和动作,表现其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全词用比兴手法,以花拟人,把闺中女子对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婉转动人,情真意切。
首句起笔“晓日当帘”,便将一个娇媚可人的少女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睡痕犹占香腮”一句则点出这位少女刚刚醒来,还带有睡意;而她的面颊却有如含苞待放的花蕾,娇嫩可爱,令人怜爱。这两句既写出了女子娇好的面容,又渲染出她娇憨可爱的神态,使整个形象栩栩如生。
接下来两句,“轻盈笑倚鸾台”,写这位少女轻盈地倚靠在装饰华丽的鸾台上。“鸾台”是古代帝王、贵族的住所,这里代指闺阁。这两句既是写女子的动作,又是写她所处的环境,从侧面衬托了她的身份地位。
“晕残红,匀宿翠,满镜花开。”三句紧承上句,描绘女子的容貌。“晕残红”,是指女子脸颊上还残留着一层淡淡的红晕,如同初开的桃花一般鲜艳美丽。“匀宿翠”,则是形容女子额上的黛色与眉毛上的青黑相配,犹如夜幕中的翠绿色彩,显得分外和谐。这三句描绘出了女子美丽的容颜,使人为之倾倒,为之动心。“满镜花开”则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容貌之美。
作者由外貌转而描写女子的内心世界。“娇蝉鬓畔”一句,以“娇蝉”来形容女子的鬓发,暗喻其柔美动人。而“插一枝、淡蕊疏梅”两句,则描绘出女子手中拿着一枝梅花的情景。梅花素雅清新,淡泊清香,象征着女子高洁的品质;而梅花枝头挂着的几片残花,则暗示着她的爱情生活可能并不顺利,或许正处在多愁善感的状态之中。
“每到春深”一句,则表明这种感情的萌生并非偶然。它往往伴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加深。这里的“春深”,既指季节的变化,又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而“妆成懒下香阶”一句,则表达了女子因多愁善感而懒得下楼的心情。这两句既写出了女子的情感变化,又反映了她的性格特点。
“意中人,从别后,萦系情怀”,是全词的总结之笔。“意中人”即心上人或心中的爱人,指的是那位女子深爱的人。自从分别之后,她便一直将他牵挂在心头,无法释怀。这两句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深情厚意。整首词语言简练明快,意境优美动人,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