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照眼,对西风庭槛,为渠凝伫。准拟登高酬一醉,底事晚来微雨。蟋蟀声中,芭蕉叶上,怎得争如许。龙山何处,无言暗想烟树。
须知天意随人,重阳晴未晚,不须频诉。幸有兵厨三万斛,足助赏心欢趣。千里江山,两行珠翠,端为骚人付。层楼飞观,应容老子追步。
念奴娇·其二和张文伯重阳前雨
黄花照眼,对西风庭槛,为渠凝伫。准拟登高酬一醉,底事晚来微雨。蟋蟀声中,芭蕉叶上,怎得争如许。龙山何处,无言暗想烟树。
注释:
(1)黄花照眼:指菊花盛开,映入眼睛。
(2)对西风庭槛:面向西风吹来的庭院栏杆。
(3)为渠凝伫:被西风吹得久久地站在那里。
(4)准拟登高酬一醉:我本来打算在重阳节这天登上高处饮酒赏菊。
(5)底事晚来微雨:为什么偏偏在这天气晴朗的重阳节傍晚下起了小雨?
(6)蟋蟀声中,芭蕉叶上,怎得争如许:蟋蟀的声音和芭蕉叶上的露水相映成趣,怎经得起这绵绵细雨。
(7)龙山何处,无言暗想烟树:龙山在何处呢?我只能默默地想象着那如烟雾般朦胧的景象。
(8)须知天意随人:要知道,天意也是随着人的心意而变化的。
(9)重阳晴未晚,不须频诉:重阳节的天气晴朗并不晚,没有必要频频诉说遗憾。
(10)兵厨三万斛,足助赏心欢趣:军队准备了这么多粮食,足以让士兵们心情愉快。
(11)千里江山,两行珠翠,端为骚人付:美丽的景色如同千里江山和两行珍珠般的绿柳,都是为了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所创作的。
(12)层楼飞观,应容老子追步:高楼上的观赏平台,应当允许我追随前人的脚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重阳节景象的诗作。全诗以“念奴娇”开篇,通过描绘菊花、秋风、庭院、栏杆等景物,营造出一个充满诗意的重阳节氛围。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登高赏菊的期待,以及对小雨带来的意外惊喜的惊喜之情。最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理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