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南阳,刘郎乡国,依约楚俗秦风。英姿豪气,耆旧笑谈中。珰佩来从帝所,许洲花、潭菊从容。霜秋晓,凉生日观,极目送飞鸿。
主公。天下士,挥毫万字,一饮千钟。醉高歌起舞,唤醒人龙。我自人间漫浪,平生事、南北西东。辞公去,寒眸激电,曾识小安丰。

【注释】

①邓州席上:即邓州宴会。邓州,今属河南,在南阳西北。席上,指宴会中。刘郎乡国:东汉末年名士陈寔(sì )曾为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县东)令,因号“陈元方”。后以“刘郎”借指陈寔。②依约:依稀。③耆旧:老人。④珰佩:玉饰。从帝所:指追随皇帝。⑤许洲:指许州,今河南许昌市。⑥谭:谈论。⑦霜秋晓:初秋早晨的霜露。⑧极目送飞鸿:把目光投向远处,送走大雁。⑨主公:指主人。⑩天下士:全国贤士。①挥毫万字:挥笔写诗。②一饮千钟:饮酒量极豪放。③醉高歌起舞,唤醒人龙:形容宴席上酒酣耳热之际,宾客们高歌起舞,欢声震地。④小安丰:东汉末年名士陈蕃(pán)的门客、朋友。他常对陈蕃说:“君有四方之志,小安丰何足以忘!”后用为典,表示志向远大。⑤寒眸:冷峻的目光。⑥曾识小安丰:曾经结识过陈蕃。

【赏析】

这是一首酬赠诗。诗人与友人相聚于邓州席上,席间畅饮,高歌起舞,抒发了壮志凌云之情。全诗语言豪放,气势磅礴,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成就的作品。

“千古南阳,刘郎乡国,依约楚俗秦风。”首联点出题面,说明此次聚会地点是邓州(今属河南),而邓州古属南阳郡,故称“千古”。这里既点明“刘郎”,又暗含作者自己的身份和出处,同时表明自己是在追思故国的情怀中来到邓州的。“依约”二字,写出了邓州一带的风土人情。“楚俗秦风”四字,既表明了邓州地域的广大,也表明了邓州民性淳朴的特点。

颔联进一步写邓州宴会的情形。诗人在宴会中豪情满怀,意气飞扬,表现出一种不凡的风度。“珰佩来从帝所”,指跟随皇帝而来。“许洲花、潭菊从容”,指观赏许州的花、潭州的菊花很从容自得。“霜秋晓,凉生日观,极目送飞鸿”三句,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的秋景图。霜降时节的清晨,天空湛蓝,云淡风轻;登高远望,极目千里,只见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形向南飞翔;这是多么令人陶醉的情景啊!这几句诗,不仅写出了诗人所见之美,而且写出了诗人此时之乐。“极目送飞鸿”,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也暗示着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

颈联写席间盛况。“主公”二句,是诗人在筵席上的即兴之作。“天下士,挥毫万字,一饮千钟”,是对宴会上众多宾客的赞美。他们都是天下的贤才,个个才华横溢,能挥毫泼墨写诗作文章;个个能饮酒如命,能一饮千钟而不醉。“醉高歌起舞,唤醒人龙”,描写了宴会上欢乐的气氛。宾客们喝得酩酊大醉,高歌长啸,舞姿翩翩;歌声震动大地,使沉睡中的龙都惊醒了。这几句诗,既是对邓州宴会盛况的描述,也是诗人自我写照。“我自人间漫浪,平生事、南北西东”,诗人说自己虽然一生游荡江湖,但从未忘记过自己的抱负。“辞公去,寒眸激电”,最后一句诗是诗人在宴席即将结束时说的。“辞公”是指告别主人(指宴会的主人)。“寒眸激电”,是说辞别主人时,目光如闪电般犀利。这两句诗,既表明了诗人离别邓州的心情,也显示了诗人傲岸不羁的性格。

这首诗是一首酬赠诗。诗人与友人相聚于邓州席上,席间畅饮,高歌起舞,抒发了壮志凌云之情。全诗语言豪放,气势磅礴,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成就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