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黄州,雪堂奇胜,名与赤壁齐高。竹楼千字,笔势压江涛。笑问江头皓月,应曾照、今古英豪。菖蒲酒,窊尊无恙,聊共访临皋。
陶陶。谁晤对,粲花吐论,宫锦纫袍。借银涛雪浪,一洗尘劳。好在江山如画,人易老、双鬓难薅。升平代,凭高望远,当赋反离骚。
诗句解析:
- 千古黄州,雪堂奇胜,名与赤壁齐高。竹楼千字,笔势压江涛。笑问江头皓月,应曾照、今古英豪。菖蒲酒,窊尊无恙,聊共访临皋。
- 陶陶。谁晤对,粲花吐论,宫锦纫袍。借银涛雪浪,一洗尘劳。好在江山如画,人易老、双鬓难薅。升平代,凭高望远,当赋反离骚。
译文:
在千古黄州,有一座雪堂,其奇景之胜,足以与赤壁媲美。那里有千字竹楼,笔势如山,气势磅礴。我笑着问江头的明月,它是否曾经照耀过古今的英雄豪杰?菖蒲酒依旧醇美,樽中佳酿未曾改变。我们在这里相聚,共同拜访那临皋的美景。
心情愉悦,有人与我对话,畅谈人生,犹如绽放的花朵般美丽。我们穿着华丽的宫装礼服,享受着银白色的波涛和雪白色的波浪带来的清凉和宁静。在这美好的时光里,我们更应该欣赏这如画的江山,感受岁月的流逝。虽然人生易老,但只要我们心怀壮志,就能像屈原那样,面对国破家亡的困境,仍然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念,继续前行。
赏析:
这首《满庭芳·其四重午登霞楼》是南宋诗人陈亮的词作。全词通过描绘黄州雪堂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英雄豪杰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的壮志和豪情。
上片开头两句“千古黄州,雪堂奇胜,名与赤壁齐高”,描绘了黄州雪堂的壮丽景色,与赤壁相媲美。接着“竹楼千字,笔势压江涛”进一步描绘了竹楼的壮观景象,仿佛千字般雄伟,笔势压倒江涛。这里既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也体现了他豪放的性格。
下片开头两句“陶陶。谁晤对,粲花吐论,宫锦纫袍”,描绘了作者与知己交谈的情景。他们畅谈人生,如同花朵般美丽,如同穿着华丽的宫装礼服般庄重。这里的“粲花吐论”形容他们的谈话如同盛开的花朵一般美丽动人;而“宫锦纫袍”则形容他们的衣着华丽,宛如宫廷中的服饰。这里既展示了作者与知己之间的深厚友谊,也体现了他们追求高雅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借银涛雪浪,一洗尘劳。好在江山如画,人易老、双鬓难薅。升平代,凭高望远,当赋反离骚”,则是对整首词的总结和升华。作者借银涛雪浪来象征人生的起伏变化,表达了对尘世的厌倦之情。而江山如画则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希望在美好时光里留下永恒的回忆的愿望。
整首词以黄州雪堂为主题,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豪放的性格以及深厚的友谊,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同时,它也传达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鼓励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