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柳阑干倚伫频,杏帘胡蝶绣床春。十年花骨东风泪,几点螺香素壁尘。

箫外月,梦中云,秦楼楚殿可怜身。新愁换尽风流性,偏恨鸳鸯不念人。

诗句赏析:

原文

搭柳栏干倚伫频,杏帘胡蝶绣床春。
十年花骨东风泪,几点螺香素壁尘。
箫外月,梦中云,秦楼楚殿可怜身。
新愁换尽风流性,偏恨鸳鸯不念人。

翻译与解释

  • 倚柳栏干,杏帘胡蝶绣床春:“倚”在这里表达了一种静态的等待和期盼之情。“频频”表明了动作的次数频繁,可能是多次在相同地点站立等待。“杏帘胡蝶”是一幅生动的画面,描绘出春天里杏花轻拂,蝴蝶翻飞的景象。“绣床”则暗示着室内装饰华美,可能是一种富贵的象征。整体上,这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了一个春日午后闺中女子静谧而期待的场景。

  • 十年花骨东风泪,几点螺香素壁尘:“东风泪”形象地表达了因春风而感伤的情绪,这里的“泪”并非真的泪水,而是形容春天带来的伤感。“素壁尘”则描绘了墙壁上的灰尘,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这句话反映了女子对逝去时光的哀思以及季节变化的无奈感受。

  • 箫外月,梦中云,秦楼楚殿可怜身:这部分以“梦”和“幻象”为核心,表达了一种超脱现实的情感寄托。“梦中云”可能象征着虚幻或美好的事物,而“秦楼楚殿”则是古代建筑的代表,常用来比喻富丽堂皇之地。这里的女子可能在梦中回到了曾经繁华的地方,但现实中的孤独和寂寞使她感到凄凉。

  • 新愁换尽风流性,偏恨鸳鸯不念人:这句诗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孤独状态的不满。“风流性”可能指的是过去的风雅或才情,现在却变成了沉重的忧愁。“鸳鸯不念人”则直接点明了这种情感的核心——孤独与被忽视。整句诗传达了一种从美好到痛苦的转变,以及对过去情感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精致的意象和情景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和哲理的画面。诗中的女主角倚靠着栏杆,静静地等待着,她的心境随着季节的变化、窗外的风景而波动。她不仅感叹于自然的无常,也对自身的境遇感到悲哀。通过对比过去的繁华和现在的孤单,诗人展现了一种从美好走向现实的感慨。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东风泪”、“素壁尘”等象征性词汇,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整体而言,此诗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抒发,也是对人生百态的深刻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