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栊月上时,寂寞东风里。又是立黄昏,梅影临窗绮。
玉梅清夜寒,梦断还无寐。晓角一声残,吹彻人千里。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及重要词句意思,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和提示进行赏析。本题中,“帘栊月上时”,是说当月儿升起的时候;“寂寞东风里”,是在东风的吹拂下显得更加寂寞;“又是立黄昏”,指傍晚;“梅影临窗绮”,是说梅花的影子映在窗户上。“梦断还无寐”,意思是:梦断后依然不能入睡。“晓角一声残”,指天快亮了;“吹彻人千里”,指声音传到远方去了。

【答案】

生查子

帘栊月上时,寂寞东风里。又是立黄昏,梅影临窗绮。玉梅清夜寒,梦断还无寐。晓角一声残,吹彻人千里。

译文:

当月儿升起的时候,我在帘子外面看着月亮,感到十分寂寞,东风把我带向了黄昏,梅影映在窗户上的花纹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我做了一个美好的梦,梦中醒来却无法安睡,清晨号角声一响,我就被惊醒,这凄切的声音一直传到了千里之外。

赏析:“又”字点明了时间,说明这是一天中的第二次。从诗的开头看,诗人此时是独自一人,他面对明月,独自倚靠在帘栊边,面对着寂寞的东风,面对的是一片落花缤纷、春意盎然的晚景。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感到快乐,因为这时他正在做着一个美好的梦。“梦断还无寐”,表明这个夜晚,他做了个很美的梦,可是当他醒来之后,却发现美梦已断,自己依旧不能入眠。这种无奈和惆怅,使诗人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接下来,诗的意境突然变得开阔起来,“晓角一声残”,黎明时分传来了一声凄凉的号角,那凄厉的声音直透千里之外。“吹彻人千里”,那号角声仿佛穿透了千里万里的距离,传遍了大半个中国,也传遍了诗人的心田。在这凄冷的号角声中,诗人的心情也愈发沉重起来。整首诗写诗人在春天的黄昏里,面对一轮明月,独自倚靠在帘栊边,面对的是一片落花缤纷、春意盎然的晚景。然而他却在做一个美好的梦。梦断了,他还无法入睡。然后他又听到一声凄凉的号角声,那声音似乎穿透了千里之外。这凄凉的声音使他的心情越来越沉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