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病独眠人,无月中秋节。澹照碧纱灯,冷看银屏雪。
风露转萧寒,砧杵添凄切。伏枕漫书空,到晓愁难说。
【注释】
生查子:词牌名。
卧病独眠人:因病在床上躺着不能起来的人。
无月中秋节:因没有月亮,所以不能赏月的中秋之夜。
澹照碧纱灯,冷看银屏雪:淡淡的月光照着绿色的窗帘,银色的屏风上铺满洁白的积雪。
风露转萧寒,砧杵添凄切:风声、露气更加寒冷,捣衣的声音也更加凄凉。
伏枕漫书空:躺在枕头上随意地写着什么。
到晓愁难说:直到天明,愁绪还是难以排解。
【赏析】
此词写秋夜闺中怀思。首句点出“卧病”,是伤春之由;二句言无月中秋,则见愁情之深。“澹”、“冷”二字,将孤寂清冷的心境描摹得入木三分。三句写室内景致,“风露转萧寒”与上句相呼应,四句承上句而来,写室外景物及捣衣之声。“砧杵”即捣衣用的石臼与木杵,古人常在砧上击打以助缝纫。捣衣声是妇女们夜间劳动时的一种声响,而此时已非白昼,故用一“添”字,便觉声声哀切,令人心恻。结拍两句写女主人公的情态:“伏枕漫书空”,“漫”字表明了女主人公的心情,她无心读书写字,只是任凭思绪飞扬,挥洒自如,以致愁绪难于言表,只得写到天明。全词语言平易,感情真挚,读来令人有同病相怜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