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轻寒、低鸣橹。十里杏花雨。露草迷烟,萦绿过前浦。青青陌上垂杨,绾丝摇佩,渐遮断、旧曾吟处。
听莺语。吹笙人远天长,谁翻水西谱。浅黛凝愁,远岫带眉妩。画阑闲倚多时,不成春醉,趁几点、白鸥归去。

【注释】

载:载着;轻寒、低鸣橹:载着轻寒,划着小舟;十里杏花雨:十里杏花飘落如雨;露草迷烟:沾满露珠的花草,迷蒙的烟雾,萦绕绿水之上;萦绿过前浦:萦绕绿意穿过前面的江岸;青青陌上:青青草地;陌上垂杨:路旁杨柳垂柳;绾丝摇佩:用丝带缠绕的饰物,晃动在身上,随风飘扬;渐遮断、旧曾吟处:逐渐遮挡住曾经吟咏过的地方;听莺语:听到黄莺啼叫的声音;吹笙人远天长:吹笙的人已远远地离去,天很长;谁翻水西谱:是谁翻动《水西词》?水西词:一种古代乐曲的名称;浅黛凝愁:淡淡的眉毛,凝结着哀愁;远岫带眉妩:远山似有眉眼,妩媚动人;画阑闲倚多时:画栏旁闲坐许久;不成春醉:没能沉醉于春天的美酒之中;趁几点、白鸥归去:趁着几只白鸥飞向远方。

【赏析】

《清平乐·载轻寒》,是南宋女词人朱淑真的作品。此词写春景,抒离情。上阕描绘了春日里一幅美丽的景色,下阕描写主人公与情人别离的情景。全词语言清新婉丽,情调缠绵悱恻,富有生活气息。

“载轻寒、低鸣橹”两句,点明时节为早春。“轻寒”、“低鸣”,写出天气之微冷,船儿之慢行,为下文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活动作了铺垫。“十里杏花雨”,写春色之浓艳。“杏花”即“望乡树”的别名,这里泛指春花,借以表达离别的情绪。“露草迷烟,萦绿过前浦。”写春色之迷人,使人忘返。“露草”、“烟”,都是春天常见的景象,“迷烟”、“萦绿”,则写出了春天特有的迷蒙、柔美的氛围,渲染出一种空灵而朦胧的意境。

“青青陌上垂杨,绾丝摇佩,渐遮断旧曾吟处”二句,写垂柳依依,女子伫立桥头,心绪难平。“绾丝摇佩”一句,化用杜牧诗:“玉鞭游冶巷,丝辔偎人腰”之意,形象地刻画出女子柔婉可亲的形象。“渐遮断旧曾吟处”,则是说随着垂柳的摆动,女子的身影也渐渐隐没在杨柳深处,暗示出她对过去往事的回忆和留恋。

“听莺语,吹笙人远天长”两句,写女子在柳荫深处听到有人吹笙,又看到那人已经远去。“莺语”,即黄莺啼声,莺啼之声,常与春天相联系,这里用以烘托出一片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气氛。同时,也暗示出女主人公内心的愉悦。“吹笙人远天长”,写女子目送吹笙人的离去,心中无限惆怅。“谁翻水西词”,点出女主人公所思之人是那位吹笙人。“水西词”即《水西子歌词》,相传为李益所作。“翻水西词”即“翻水西”三字的倒置,暗指对方的名字。

最后两句,写女子的惜别之情:“浅黛凝愁,远岫带眉妩。”意思是说女主人公的眉头凝聚着淡淡的忧愁,那远山仿佛也带着媚人的风采。这两句不仅进一步渲染了女主人公的愁绪,而且通过“凝愁”“带媚”,把女主人公内心的矛盾情绪表现得更加细腻入微。

这首词以写春景为主,通过描写女主人公在春光明媚的环境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女主人公对恋人的深情怀念,同时也表现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全词语言清新,风格婉约,情景交融,韵味悠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