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孀娥、僝僽厌看人,唯复厌人看。正凉宵准拟,招延素魄,慰藉苍颜。廉纤梧桐细雨,吹彻玉箫寒。仿佛山河影,只在云端。
又似去年今夕,枉教人愁怅,立尽阑干。想菱花尘匣,憔悴女乘鸾。恨无从、一登天柱,约宾朋、随分荐清欢。持杯祝,老蟾无恙,留待明年。

【译文】

问孤独的嫦娥,你受尽了折磨,为什么又忍受着人间的煎熬?正当凉夜,你准备招来明月,慰藉自己的苍颜白发。细雨潇潇,梧桐叶上滴落,寒风吹过,玉箫声中传来。仿佛看到山河的影子,只在眼前云间飘荡。

又像去年今夜,白白地让人忧愁惆怅,直到栏杆都站穿。想那菱花镜匣里的容颜,已经憔悴如旧,乘鸾而去。恨无处再登天柱,约请宾客朋友,随分献上清欢。举杯祝愿,老蟾不要生病,留待来年重聚。

【赏析】

《八声甘州》词是一首咏中秋的佳作。这首词上片写赏月情景,下片写宴游情景,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全词意境优美,感情真挚,语言流畅。

“问孀娥”三句:问孤独的嫦娥,你受尽了折磨,为什么又忍受着人间的煎熬?正当凉夜,你准备招来明月,慰藉自己的苍颜白发。这里用“问”字领起,把人与神联系起来,表现出词人的同情心。“正凉宵”,点明时间、节令,为下句写景张目。作者在中秋佳节,独对冷月,不禁生发出许多感慨。

“廉纤”二句:细雨潇潇,梧桐叶上滴落,寒风吹过,玉箫声中传来。“廉纤”,指小雨微露,也比喻秋雨。“吹彻”,形容声音悠扬入听。这几句描写了一个清幽、静谧的秋夜景象。

“仿佛”二句:仿佛看到山河的影子,只在眼前云间飘荡。“云端”,这里泛指天上。“又似”,即又像。这三句描写了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悬夜空,映照出山河的影子,使词人产生一种虚无缥缈之感。

“又似”二句:又像是去年今夜,白白地让人忧愁惆怅,直到栏杆都站穿。“枉教”,白白地。“愁怅”,指因失意或烦忧而心情不畅快。“立尽阑干”,指词人徘徊徘徊到深夜,直至栏杆都站立尽了。这两句描写了词人独自饮酒赏月时的心情。

“想菱花”句:想那菱花镜匣里的容颜,已经憔悴如旧,乘鸾而去。“菱花”,“镜”的借字,指妇女用的梳妆台镜。古代以女子梳妆台为闺房的装饰品,所以称其镜匣为“菱花”。词人想象镜匣中的美女已经死去,因而用“乘鸾去”来形容她升仙而去的情景。这是词人在寂寞难耐的情况下发出的感叹。

“恨”三句:恨无处再登天柱,约请宾客朋友,随分献上清欢。“登天柱”,指登上仙界,成为神仙。这里是反语,说词人恨不能飞升成仙。“一登”,表示一次登临的意思。“随分”,随便的意思。“清欢”,指欢乐之事。这几句描写了词人无法排遣心中的忧愁而向友人倾诉的苦闷心情。

“持杯祝”三句:举杯祝愿,老蟾不要生病,留待来年重聚。这里的“老蟾”,指月亮。词人希望明年中秋之夜能够再次相聚,共同赏月,共度良宵。

整首词通过描绘中秋赏月的景色和心情,展现了词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