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四时好,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毫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
等闲来,天一角,岁三周。东奔西走,在处依旧若从游。照我尊前只影,催我镜中华发,蟾兔漫悠悠。连璧有佳客,乘兴且登楼。
【注释】
明月四时好,何事喜中秋。 ——指月圆人团圆之佳节,令人欣喜。
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 ——比喻月亮像明净的宝镜,应该挂在高高的天宫之上。
放出白毫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 ——形容月亮的光辉照耀万物,使万物进入眼帘。
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 ——星光闪烁避开月亮的光辉,风和露珠也增添了夜晚的幽静。
等闲来,天一角,岁三周。 ——意思是说,月亮从天边出现到消失不过片刻,一年当中有三次这样的时刻(初一、十五、十八)。
东奔西走,在处依旧若从游。 ——意思是说,无论人们怎么奔波忙碌,只要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心情都会变得轻松愉快,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照我尊前只影,催我镜中华发,蟾兔漫悠悠。 ——意思是说,月光映照在杯子里,形成了一个人影;同时,它也催促着人们珍惜青春年华,不要虚度光阴。
连璧有佳客,乘兴且登楼。 ——意思是说,当有亲朋好友来访时,我们可以一同赏月饮酒,畅谈人生;也可以趁着这美好的时光,一起登上高楼欣赏美丽的夜景。
【赏析】
这首《水调歌头·中秋》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咏月词。全词通过描述中秋之夜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家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上片开头,作者以“明月四时好”起兴,点明了中秋节的重要性。接着,他描绘了月亮的美丽景象:它如同明净的宝镜,挂在高高的天宫之上;它的光辉照耀万物,使万物进入眼帘;星光闪烁避开它的光辉,风和露珠也增添了夜晚的幽静。这些描写充分展示了月亮的美丽和神奇之处,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下片中,作者以“等闲来,天一角,岁三周”起兴,表达了自己对时间的珍视和感慨之情。他认为,月亮从天边出现到消失不过片刻,而一年当中却有三个时刻(初一、十五、十八)可以欣赏到它的美好。这种时间观念不仅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作者以“东奔西走,在处依旧若从游”起兴,表达了自己对家庭和朋友的思念之情。无论是人们如何奔波忙碌,只要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心情都会变得轻松愉快,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这种思念之情既包含了对家人和朋友的关爱,又体现了作者对家乡和童年的美好回忆。
作者以“连璧有佳客,乘兴且登楼”起兴,表达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当有亲朋好友来访时,我们可以一同赏月饮酒,畅谈人生;也可以趁着这美好的时光,一起登上高楼欣赏美丽的夜景。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不仅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豁达和乐观。
这首《水调歌头·中秋》词通过对中秋之夜的美景进行细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