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衡阳石鼓城下,记我旧停骖。襟以潇湘桂岭,带以洞庭春草,紫盖屹西南。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

看使君,于此事,定不凡。奋髯抵几堂上,尊俎自高谈。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诏凤凰衔。君去我谁饮,明月影成三。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

寒食节不休息,千骑簇拥春衫。衡阳石鼓城下,记得我旧时停骖。衣带潇湘桂岭,腰带洞庭春草,紫盖山屹立西南。文字源于骚雅,刀剑变为耕蚕。

看使君于此事,必定不凡。挥髯抵几堂上,尊俎自高谈。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诏凤凰衔。你离去后谁与我共饮,只有明月映照成三。

注释:

  1. 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两天)
  2. 千骑:形容人数众多。
  3. 春衫:春衣。
  4. 衡阳石鼓城下:衡阳的石鼓城,是古代的一个地名。
  5. 记:记忆、铭记。
  6. 襟:衣襟。
  7. 潇湘桂岭:潇湘地区,以桂林山为名,桂岭可能指广西的某个地方。
  8. 洞庭春草:洞庭湖边春天长出的草。
  9. 紫盖:山峰的别称。
  10. 文字起骚雅:文学和诗歌开始追求优雅的风格。
  11. 刀剑化耕蚕:将武器转化为农业生产的工具。
  12. 看使君:观察或等待使君(即郑厚卿)。
  13. 奋髯:振作豪情。
  14. 几堂上:宴会的场所。
  15. 君门万里:君王的门户遥远。
  16. 五袴:一种宽松的衣服。
  17. 君去我谁饮:你离去后谁来和我一起喝酒。
  18. 明月影成三:月亮的影子映照成三个人。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通过描述郑厚卿赴衡州的背景和期待,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和象征手法,如“紫盖”、“刀剑化为耕蚕”,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同时,诗人通过对友人的期待和鼓励,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