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寒深,江边雪满,楚台烟霭空蒙。一天飞絮,零乱点孤篷。似我华颠雪领,浑无定、漂泊孤踪。空凄黯,江天又晚,风袖倚蒙茸。
吾庐,犹记得,波横素练,玉做寒峰。更短坡烟竹,声碎玲珑。拟问山阴旧路,家何在、水远山重。渔蓑冷,扁舟梦断,灯暗小窗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时,需注意审题,明确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注释及译文作答。

第一句“楼上寒深,江边雪满,楚台烟霭空蒙。”意思是:楼上寒冷深深,江边积雪覆盖着小楼,楚台烟雾笼罩,朦胧一片。“楼”“寒深”“江”为词眼,是全篇的主旨所在。这几句写景,描写了一幅冬日雪夜的图景;第二句“一天飞絮,零乱点孤篷。”意思是:一天飞絮漫天飞舞,落在孤单的小船上。“飞絮”、“孤篷”是词眼,也是下片词眼,是全篇的主旨所在。这句写眼前之景,写飘洒的飞絮与孤独的船帆,烘托出诗人孤寂、飘零的心境。第三句“似我华颠雪领,浑无定、漂泊孤踪。”意思是:我的头巾就像被雪花盖住了一般,我像一只没有停息地在江河湖海里漂泊的孤鸟。“华颠”、“雪领”是词眼,也是下片词眼,是全篇的主旨所在。“似我华颠雪领,浑无定、漂泊孤踪”一句写自己的身世,写出了诗人的身世飘荡之感。第四句“空凄黯,江天又晚,风袖倚蒙茸。”意思是:心中惆怅,天色渐渐暗淡下来,我倚靠着袖子,站在江边的草地上。“凄黯”、“江天又晚,风袖倚蒙茸”是词眼,是全篇的主旨所在。这句话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之情。第五句“吾庐,犹记得,波横素练,玉做寒峰。”意思是:我那所住的简陋的草舍,还依稀可以辨认出来,它横卧在这宽阔的水面上,如同白色的丝带一般。“吾庐”、“波横素练”是词眼,也是全篇的主旨所在。这句写了自己曾经居住过的地方。第六句“更短坡烟竹,声碎玲珑。”意思是:更远一些还有一段狭窄的斜坡上,长满了竹子,竹叶在风中摇曳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短坡烟竹”、“声碎玲珑”是词眼,也是全篇的主旨所在。这句写远处的自然风光。第七句“拟问山阴旧路,家何在?水远山重。”意思是:我打算询问当年从山阴出发时的那条路,不知我的家乡在哪里?家乡隔着山水遥远。“山阴旧路”、“家何在?”是词眼,也是全篇的主旨所在。这句表达了作者的乡思之情。第八句“渔蓑冷,扁舟梦断,灯暗小窗中。”意思是:渔夫的蓑衣已经变冷了,我扁舟里的梦想也中断了,昏黄的灯光照在小窗户中。“渔蓑冷”、“灯暗小窗中”是词眼,也是全篇的主旨所在。这是尾声部分,以景结情,抒发羁旅行役的愁苦之情。

【答案】

满庭芳·其一濡须对雪

楼上寒深,江边雪满,楚台烟霭空蒙。一天飞絮,零乱点孤篷。似我华颠雪领,浑无定、漂泊孤踪。空凄黯,江天又晚,风袖倚蒙茸。

吾庐,犹记得,波横素练,玉做寒峰。更短坡烟竹,声碎玲珑。拟问山阴旧路,家何在?水远山重。渔蓑冷,扁舟梦断,灯暗小窗中。

赏析:

《满庭芳·其一濡须对雪》是南宋爱国志士陈亮的一首词。此词通过对词人所见景物的描绘,抒写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