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状巴陵胜,千古岳之阳。洞庭在目,远衔山色俯长江。浩浩横无涯际,爽气北通巫峡,南望极潇湘。骚人与迁客,览物兴尤长。
锦鳞游,汀兰郁,水鸥翔。波澜万顷,碧色上下一天光。皓月浮金千里,把酒登楼对景,喜极自洋洋。忧乐有谁会,宠辱两俱忘。
欲状巴陵胜,千古岳之阳。洞庭在目,远衔山色俯长江。浩浩横无涯际,爽气北通巫峡,南望极潇湘。骚人与迁客,览物兴尤长。
注释:想象描绘岳阳楼的景色,自古以来就以“岳”为名。洞庭湖在眼底,远眺着山色倒映在长江之中。宽广无边,清冽之气直达北方的巫峡,向南眺望,可看到遥远的潇水、湘江。文人骚客和流放他乡的人,观赏到美好的景物后,往往兴致勃勃。
锦鳞游,汀兰郁,水鸥翔。波澜万顷,碧色上下一天光。皓月浮金千里,把酒登楼对景,喜极自洋洋。忧乐有谁会,宠辱两俱忘。
注释: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戏游玩;水中的花草郁郁葱葱。水鸟在空中飞翔。湖面宽阔无比,碧波荡漾,上接蓝天。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千里江山,我举杯登上高楼,面对美景,欣喜若狂。忧愁和快乐,谁能理解我?富贵和屈辱,我都置之度外。
赏析: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作者任黄州知州,时年五十岁。诗人在《赤壁怀古》中曾抒发过壮志难酬之情。本篇写岳阳楼所见洞庭湖水光山色之美,抒发了诗人在政治失意后寄情山水的生活情趣。全诗先写景,再写自己的心情,层层深入,感情由轻到重,由浅入深,最后归结到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