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浮云万里烟波客,惟有沧浪孺子知。

诗句输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浮云万里烟波客,惟有沧浪孺子知。

赏析:

《鹧鸪天·西塞山前白鹭飞》是宋代诗人徐俯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渔人生活情趣的赞美。全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水乡春日图卷。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点明了地点,并借白鹭之闲适,衬托出渔父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紧接着,“桃花流水鳜鱼肥”,通过桃花盛开与江水猛涨的景象,描绘了暮春时节渔家的富饶生活环境,进一步烘托出渔夫们的生活乐趣。第三句“朝廷若觅元真子”,则引入了官场与隐逸生活的对比,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俗的情怀。

第四句“晴在长江理钓丝”,描写了渔夫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的情景,体现了渔人顺应自然、享受生活的态度。随后的“青箬笠,绿蓑衣”两句,则通过渔夫的具体形象,展现了他们简朴的生活方式以及与世无争的心态。最后,“浮云万里烟波客,惟有沧浪孺子知”,以浩渺的江湖为背景,凸显了渔夫孤独而又坚韧的形象,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这种独特生活方式的理解和欣赏。

徐俯的这首《鹧鸪天》不仅捕捉了春天水乡的自然美景和渔家生活的诗意画面,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自由、宁静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的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审美趣味和生活哲学,以及他们在面对复杂纷扰的世界时所持有的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