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送凉来,风将云去,晚天千顷玻璃。婵娟依旧,出海较些迟。玉兔秋毫可数,疏星外、乌鹊南飞。今何夕,空浮大白,一笑共谁持。
团栾,成露坐,云鬟香雾,玉臂清辉。任短髭争挽,问我归期。三弄楼头长笛,愁人处、休苦高吹。沉吟久,支颐细数,四十九年非。

【注释】:

满庭芳·其一:指宋代词人张孝祥的《满庭芳》。八月十六日:即重阳节。醴陵:今湖南醴陵市,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偏东,是著名的瓷都;因产瓷得名。作:创作。

【赏析】:

此词为重阳节所作。上片写天象,下片抒情,借景生情,抒发了词人的归期之思。

“雨送凉来,风将云去”,开篇点明时间是八月十六日(即重九)。天气渐转凉爽了,天空也放晴了。“晚天千顷玻璃”形容晚霞映照下的天空如万顷玻璃般晶莹剔透,美不胜收。紧接着作者又描绘了一轮秋月,在月光下,婵娟依旧,出海稍迟。“玉兔”(月亮)和“秋毫”(极小的东西)都是中秋时节的典型象征物。“疏星外、乌鹊南飞”则是对这一自然景象的具体描写。此时正值秋天,万物收获之时,但人们却不能享受这份丰收的喜悦,因为诗人自己身在他乡,不能与亲人团聚,只能望着南飞的乌鹊,想象着家人团聚的情景。最后两句“今何夕,空浮大白,一笑共谁持”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无法实现的团圆的无奈,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家人的深情厚意。

“团栾,成露坐,云鬟香雾,玉臂清辉。”这里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她正坐着成露地,头上戴着华丽的头饰,身上散发着香气,手执酒杯,面带微笑。“任短髭争挽,问我归期”。这位女子用长长的胡须来挽留他,问他何时才能回家。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这位女子的喜爱之情以及他对她归期的关切。

“三弄楼头长笛,愁人处、休苦高吹。”这里描述了一位吹笛人正在楼台上吹奏长笛的场景。由于他吹奏的曲子让人感到十分悲伤,所以周围的人们都不愿再听他吹奏了。这一句既表达了词人对这位吹笛人的敬意和喜爱,也表达了他对那些不愿意听他吹奏的人的不满。

支颐细数,四十九年非。”最后两句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词人在沉思良久后,终于下决心要离开这个地方,回到自己的家乡和家人身边。他开始仔细地数算起自己的年龄——从出生到现在已经过了整整四十九年了。这四十九个春秋里,他一直在为了家庭而努力工作,现在终于可以回去和家人团聚了。然而,当他回到家中时,却发现自己已经不再年轻了,甚至已经老了,因此他感到无比遗憾。这里的“非”字既是感叹词,也是否定词。它表示的是作者对于自己过去岁月的惋惜和对未来时光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