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堤直。隔水轻阴扬碧。东风路,还是舞烟眠露,年年自春色。红尘遍京国。留滞高阳醉客。斜阳外,千缕翠条,仿佛流莺度金尺。长亭半陈迹。记曾系征鞍,频护歌席。匆匆江上又寒食。
回首处应念,旧曾攀折,依然离恨遍四驿。倦游尚南北。恻恻。怨怀积。渐楚榭寒收,隋苑春寂。眉颦不尽相思极。想人在何处,倚楼横笛。闲情似絮,更那听,夜雨滴。
【注释】:
兰陵王:词牌名。
古堤直:指古代的护城河直通到京城。
隔水轻阴扬碧:隔着水,轻飘的细云在天空中飘扬着碧绿的颜色。
东风路:东风吹拂的道路。
舞烟眠露:《楚辞》中有“东风飘飘兮吹女,望兮不来,使人愁忧”之句。这里用“舞烟眠露”来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色。
年年自春色:每年都有春天的气息。
红尘:尘世,人间。
高阳醉客:指高唐(今河南唐河县)一带的游人。
斜阳外:夕阳西下的时候。
千缕翠条:形容柳树的绿色枝条。
金尺:古代一种计量单位,一尺约合三寸。
长亭半陈迹:长亭已经废弃,只剩下遗迹了。
旧曾系征鞍:指曾经骑着马去远征。
频:频繁的意思。
倚楼横笛:靠在楼上吹笛子。
闲情似絮:闲情就像飘浮的柳絮一样。
那:何等,多么的意思。
夜雨滴:夜深时滴滴答答的雨声。
【赏析】:
《兰陵王·古堤直》是宋代文学家苏词中的一首咏物词。上片写景,以“古堤直”起笔,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江南春景图:轻阴、碧柳、春风、芳草,勾勒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春意。下片抒慨,由景及人,抒发了词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往事的回忆之情。全篇以景衬情,借景生情,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怀旧思乡之情。
这首词的上片,先写眼前所见之景。“古堤直”,即指护城河直通到京城。这是说京城附近有一条古老的护城河,它一直延伸到京城的南面。“隔水轻阴扬碧”,是说河水隔岸,轻阴笼罩着水面,映照着碧绿色的柳树。“东风路,还是舞烟眠露,年年自春色。”这是说东风路仍然像以前那样,舞着烟雾,卧着露珠,春天的气息一年又一年地到来。“红尘遍京国”,是说红尘世界遍布京城内外;“留滞高阳醉客”,“斜阳外,千缕翠条”,是说高阳(今河南唐河县)一带的游人经常在这里喝醉酒,斜阳照在柳枝上,柳条垂挂下来,仿佛千万根翠丝。“长亭半陈迹”,是说长亭已经废弃,只剩下遗迹了。“记曾系征鞍,频护歌席”,是说记得曾经骑马去远征,经常带着歌妓们唱歌作乐。“匆匆江上又寒食”,是说匆匆忙忙地渡过长江,又逢寒食节。
这几句写的是春天景色,但其中也流露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他怀念故乡的风物,怀念故乡的人,更怀念故乡的春天。
这首词的下片,由景转入抒情。词人说:“回首处应念,旧曾攀折,依然离恨遍四驿。”他想起自己当年攀折杨柳的情景,如今离别的人们到处都在思念他。“倦游尚南北”,是说游宦的生活已经厌倦,我仍奔波于南北之间。“恻恻”,是悲伤的样子。他怀着悲伤的心情,回忆起往日的种种,心中充满了哀愁。
是说心中的怨恨积累得越来越多。“渐楚榭寒收,隋苑春寂。”“楚榭寒收”,是指楚王宫里的柳树枝叶凋零。“隋苑春寂”,是指隋炀帝游幸的御花园里的花木凋谢,春意已逝。这两句是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昔日的美好风光都消失了。他的心也随之变得憔悴起来。“眉颦不尽相思极”,是说眉间皱着,因为想念得太多了而没有止境。“想人在何处,倚楼横笛”。这两句是说,不知道他在哪里,只好凭栏吹笛,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词人说:“闲情似絮,更那听,夜雨滴。”这两句是说,闲散的心情就像柳絮一样飘泊不定,哪里听得见夜晚雨点打在窗户上的淅沥之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