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横迥碧,渐烟收极浦,渔唱催晚。临水楼台乘醉倚,云引吟情闲远。露脚飞凉,山眉锁暝,玉宇冰奁满。平波不动,桂华底印清浅。
应是琼斧修成,铅霜捣就,舞霓裳曲遍。窈窕西窗谁弄影,红冷芙蓉深苑。赋雪词工,留云歌断,偏惹文箫怨。人归鹤唳,翠帘十二空卷。
【注释】
①月夕:指中秋之夜,因古人常于秋季望月,故称。登绘幅堂:登上绘幅堂。筼房:筼筜的屋子。筼筜是一种水生植物,叶子像剑一样,所以用来比喻屋宇。各赋一解:分别写了一篇词。②雁横迥碧:大雁正飞翔在天空。③渐烟收极浦:渐渐地烟云消散,江流汇入远处的浦口。渔唱催晚:渔民的歌声催促着天晚。④楼台:指绘幅上的楼台亭阁。乘醉倚:酒醉时倚靠楼台。⑤引吟情闲远:引导诗人的感情飘向远方。⑥露脚飞凉:露水打湿了脚,感觉凉飕飕的。⑦山眉锁暝:天色暗下来,像山眉那样紧锁。⑧玉宇冰奁满:月亮映照在天上,把宇宙都照亮了。⑨平波:平静的水面。底印清浅:月亮印下了水面的影子。⑩应是琼斧修成:大概是用琼玉般的斧头修成的。琼:美玉。铅霜捣就:用铅粉打磨成的霜。舞霓裳曲遍:跳起霓裳羽衣舞,一遍又一遍。⑪窈窕西窗:指西窗外的景象。谁弄影?指谁在弄影子?窈窕:形容幽美的样子。深苑:花园。⑫赋雪词工:写雪的诗词写得工巧。⑬留云歌断:留在空中的彩云歌唱得断断续续。⑭偏惹文箫怨:偏偏引起文人的怨恨。⑮人归鹤唳:有人归来了,鹤也鸣叫起来。⑯翠帘十二空卷:有十二扇翠绿色的帘子空卷起来。
【赏析】
此首词写中秋之夜登绘幅堂所见之景,所抒之情。上片写月色美景,下片写登楼所见之景及由月而生之情。全词意境开阔,语言优美,情景并茂,富有诗情画意。
“雁横迥碧”以下四句,描写中秋夜的月光和景色。“雁横”“烟收”二句写月色之美。“临水”三句写登楼所见,见月色之美、月色之美。“露脚飞凉”四句写夜景之美。最后三句写月色之美。“平波不动”,写明月映照在水面上,“桂华底印清浅”写月光映照下的清清湖水。“应是”三句写明月之美。“应是琼斧修成”说这圆月好像是用琼玉雕成的。“铅霜捣就”说这轮明月是经过人工打磨而成的,它像霜一样洁白。“舞霓裳曲遍”指嫦娥在月中舞动着仙女的衣服翩翩起舞,舞完一曲又一曲,舞了不知多少次了。“窈窕西窗”二句,写月色之美。“窈窕”二字写出了月色的幽静美好,“西窗谁弄影”写弄影的人是谁,可能是嫦娥。“红冷芙蓉”二句是说,弄影的美人身着红衣,在月色下显得更加娇艳妩媚,而她的身旁,又有一株荷花在月下显得格外清丽动人。“赋雪词工”三句,写词人的咏月之作。“赋雪”指咏《白雪歌》之诗,“留云歌断”指咏《白云歌》之诗,都是咏月之作。“赋雪词工”说咏《白雪歌》之诗写得工巧,“留云歌断”说咏《白云歌》之诗写得断续不连。“文箫怨”是说这首咏雪和咏云之诗,引来了文人的怨声。
“人归鹤唳”四句是说,人回来了,那鹤也鸣叫起来,但那十二扇翠绿的帘子空卷起来了,只有那十二座青山依然如旧。这是说作者登楼所见之景。
这首词写的是一幅秋色月图,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也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