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万里。已无心出岫,浮游天地。为问山中何所有,此意不堪持寄。淡薄相依,行藏自适,一片松阴外。石根苍润,飘飘元是清气。
长伴暗谷泉生,晴光潋滟,湿影摇花碎。浊浊波涛江汉里,忽见清流如此。枝上瓢空,鸥前沙净,欲洗幽人耳。白蘋洲上,浩歌一棹春水。
【注释】
- 念奴娇·赋云溪:词牌名。又名“壶中天”,双调九十八字,平韵。上片四句,下片五句,前后片各两仄韵转一韵。
- 岫(xiù):山峰。
- 堪持寄:能拿在身上。
- 清气:这里指松树的清香。
- 暗谷:山间幽静处。
- 枝上瓢:瓢勺之类舀水工具。
- 鸥前沙净:鸥鸟面前的沙滩干净。
- 白蘋洲:小洲,多生长着白苹草的地方。
【赏析】
这首《念奴娇》是南宋诗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咏物词。全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首阕起笔点出所居之处“为问山中何所有,此意不堪持寄”,意思是说,你问山上有什么可值得我留恋的东西时,我实在无法将心中所想告诉别人,因为那些都是不能带在身边带走的东西,只能默默藏在心里。接下来,词人通过描绘自己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次阕则转向了对云溪周围的景色进行了描绘。其中,“长伴”两句写云溪周围的景象,描述了云溪周围的环境以及它带来的美好感受。“浊浊波涛江汉里”,写出了云溪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周边的环境,同时暗示了云溪的独特之处。接着,词人又通过描绘云溪周围的景色,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云溪的喜爱之情。
结尾三句则是对云溪周边景色的进一步描绘和赞美。“枝上瓢空,鸥前沙净,欲洗幽人耳。”这三句话分别描述了云溪周围的景象和自己的心境。“瓢空”指的是瓢勺之类的容器,“鸥前沙净”则形象地描绘了湖面上的倒影,而“白蘋洲上,浩歌一棹春水”则写出了云溪周围的景色和自己的愉悦心情。
整首词以云溪为背景,通过对云溪周围的景色和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词中也蕴含着一种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