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肝贯日月,浩气抉云霓。诗书名帅,谈笑果胜棘门儿。牛弩旁穿七札,虎将分行十道,先解近城围。一骑夜飞火,捷奏上天墀。
畅皇威,宣使指,领全师。襄阳耆旧,请公直过洛之西。箪食欢呼迎处,已脱毡裘左衽,还著旧藏衣。笳鼓返京阙,风采震华夷。
水调歌头 · 项平甫大卿索赋武昌凯歌
诗句:
- 忠肝贯日月,浩气抉云霓。
- “忠肝贯日月”形容忠诚之心如太阳和月亮般照耀大地,比喻人的忠诚之情深重而坚定。这里的”忠肝”指忠贞不渝的志向和情感,而”贯日月”则强调其影响之大,如同太阳和月亮一般无处不在。
- “浩气抉云霓”则是形容人的精神风貌如同冲破云层的彩虹,光彩照人。这里通过”浩气”和”云霓”两个词汇,形象地描绘了人物的气概宏大、气势磅礴,仿佛能穿透云层,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和力量。
- 诗书名帅,谈笑果胜棘门儿。
- “诗书名帅”指的是以诗书为武器,用文才来指挥和统领他人。这里的”名帅”是对领导者的一种尊称,表明诗人不仅在文学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而且在领导才能上也颇有建树,能够以自己的才华和智慧来影响和带领他人。
- “谈笑果胜棘门儿”中的”棘门儿”是一个典故,来源于《史记·项羽本纪》,描述的是项羽与汉军对峙时,刘邦派出张良去游说项羽的将领,让他们投降。张良通过巧妙的语言和策略,成功地说服了这些将领,使得项羽的军队最终选择了投降。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在谈判或交涉中表现出的高超口才和说服力,能够轻松地战胜敌人,取得胜利。3. 牛弩旁穿七札,虎将分行十道,先解近城围。
- “牛弩旁穿七札”指的是使用强大的武力和战术。这里的”牛弩”是一种古代的强力弓弩,代表着强大的攻击力和威慑力;而”穿七札”则表示箭矢或投射物密集地穿过七个方向,象征着攻势凌厉、攻势全面。
- “虎将分行十道”中的”虎将”是指勇猛善战的将领,而”分行十道”则表示将领们像老虎一样四处出击,形成一种强大的阵势。这两句一起描绘了一个英勇善战、攻势如潮的场景,显示出军队的强大实力和战斗力。
- “先解近城围”则是形容军队首先攻克了近城的防线,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这里的”近城围”指的是城市周边的防线,是敌军防守的重要区域之一。
- 一骑夜飞火,捷奏上天墀。
- “一骑夜飞火”指的是在夜间突然发起迅猛的攻击,如同火焰一般迅速燃烧。这里的”一骑”指的是单匹马的骑兵部队,而”夜飞火”则形容他们如猛兽一般迅速地发动攻击,给敌人造成巨大损失。
- “捷奏上天墀”中的”天墀”是皇宫前的台阶,象征着尊贵和荣耀的地方。这里用来比喻战报被迅速传送到朝廷之上,意味着捷报如雷霆般迅速传播,引起了朝廷的高度关注和赞誉。
- 畅皇威,宣使指,领全师。
- “畅皇威”指的是皇帝的威严得以充分展现。这里的”皇威”是指皇帝的权威和影响力,代表着皇帝的尊严、权力和地位。
- “宣使指”中的”宣”有传达、宣告的意思;”使指”则指的是皇帝所下达的命令或旨意,体现了皇帝对军队的指挥和领导。这里强调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和管理,以及他对于军事行动的指导和支持。
- “领全师”则是形容将军统帅着整个军队,负责指挥作战。这里的”全师”指的是整支军队,是将军责任所在,也是其荣誉和使命所在。
- 襄阳耆旧,请公直过洛之西。
- “襄阳耆旧”是指襄阳地区的年长者或有经验之人。这里的”耆旧”指的是年长者和资深人士,他们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威望和影响力。
- “请公直过洛之西”中的”洛之西”指的是洛阳西部地区,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之一。这一句表达了当地人请求这位将军直接前往洛西地区,可能是为了表达对将军的敬仰和信任,也可能是为了商讨一些重要的事务或提供某种帮助。
- 箪食欢呼迎处,已脱毡裘左衽,还著旧藏衣。
- “箪食”指的是盛食物的箪子,通常用来盛放谷物或其他食物。这一句描绘了当地居民热情欢迎的情景,他们准备了丰盛的食物来迎接这位将军的到来。
- “欢呼迎处”中的”欢呼”表示热烈的欢呼声,而”迎处”则暗示这种欢迎是在一个特定的地点发生的。这两句合起来描绘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氛围,人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将军的到来。
- “已脱毡裘左衽”中的”毡裘”指的是用毛皮制成的衣物,是一种保暖的服饰;而”左衽”则是指传统的东亚服装,即左边的襟线在右边的襟线之上。这一句表明将军已经换上了当地的服饰,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本地人。
- “还著旧藏衣”则是说将军回到自己原来的住所,穿上了自己曾经拥有的衣物。这里的”旧藏衣”可能指的是将军过去所拥有的衣物或收藏品,也可能意味着将军回归故土,找回了内心深处的自我认同和文化归属感。
- 笳鼓返京阙,风采震华夷。
- “笳鼓”是古代军中用于号令士兵的乐器,也可以用来演奏音乐以提振士气。这里的”笳鼓”象征着军队的威武和纪律,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军队中乐器的重要性。
- “返京阙”中的”京阙”指的是京城或宫廷,是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这一句表明将军凯旋而归,回到了京城或宫廷中。
- “风采震华夷”则是形容将军的风采足以震撼四方,无论是华夏还是夷狄(古代对周边少数民族的称呼)的人们都会为之折服。这里的”华夷”指的是中原地区及其周边的少数民族,强调了将军的卓越能力和高尚品质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尊敬。
- 赏析: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一首颂词。全词通过对武昌凯歌场景的艺术再现,赞美了项平甫大卿的军事才能和功绩,同时展现了他作为文人的儒雅风度和崇高品格,表达了对作者个人的敬仰之情。
关键词及注释:
- 诗书名帅:以诗书为武器,用文才来指挥和统领他人。
- 谈笑果胜棘门儿:通过口才出众、善于言辞,能够轻易地说服对方,取得胜利。
- 牛弩旁穿七札,虎将分行十道:用强大的武力和战术,迅速突破敌人的防线。
- 一骑夜飞火,捷奏上天墀:用一支精锐部队快速进攻,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捷报迅速上报朝廷。
- 畅皇威,宣使指,领全师:充分展示皇帝的威仪和权威,统领整个军队。
- 襄阳耆旧:襄阳地区的年长者和有经验之人。
- 箪食欢呼迎处:热情欢迎将军的到来,并准备了丰盛的食物招待。
- 已脱毡裘左衽,还著旧藏衣:换上了当地的服饰,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本地人。
- 笳鼓返京阙:凯旋而归,回到了京城或宫廷中。
- 风采震华夷:展现了他的风采足以震撼四方,无论是华夏还是夷狄的人们都会为之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