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髻慵妆来日暮。家在画桥堤下住。衣缓绛绡垂,琼树袅、一枝红雾。
院深池静娇相妒。粉墙低、乐声时度。长恐舞筵空,轻化作、彩云飞去。
【注释】
菊新:菊花盛开。堕髻慵妆来日暮:意谓懒于梳妆打扮,因为天已近黄昏。
家在画桥堤下住:指居住在画桥的堤下。
衣缓绛绡垂:形容衣服轻柔下垂的样子。
琼树袅:像琼树枝一样袅娜。
院深池静娇相妒:指庭院深深,池塘幽静,女子相互嫉妒。
粉墙低、乐声时度:形容粉墙低矮,乐声时时传来。
长恐舞筵空:担心歌舞散尽,空留残红。
轻化作、彩云飞去:意思是轻飘飘地化为彩云飞走。
【赏析】
这是一首咏菊词。词中写一位女子对菊花的喜爱,以“画桥”为背景,通过写其服饰、姿态、环境与动作,将一个淡雅清丽的少女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全词风格清新脱俗,情调缠绵悱恻。
这首词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词的上片着重写女子的服饰。“堕髻慵妆来日暮”,写这位女子懒得梳洗打扮,因为天已晚矣。“衣缓绛绡垂”三句,写她的衣着。绛绡衣,一种丝织品,用红色丝线做成,有光泽,色彩鲜艳而柔和。“衣缓”“垂”二句,既写出了衣料的特点,也点明了时间。这两句诗的大意是:她穿着一件轻纱般透明的红色丝衣,衣袂轻轻地飘拂着,仿佛一枝盛开的红梅。这几句诗把一位淡雅清丽的女子形象刻画得很生动,突出了女子的娇美与轻盈,同时暗含着她内心的惆怅和寂寞。
下片主要描绘女子的环境与动作。“院深池静娇相妒”,写她所处的环境:庭院深邃,池塘宁静。“粉墙低、乐声时度”,写她的动作:在低矮的粉墙上时常可以听到欢乐的声音。“长恐舞筵空”二句,写她的内心活动:生怕歌舞散尽,空留残红。这里,词人用“彩云”喻女子所喜爱的菊花。“轻化作彩云飞去”一句,既是对“长恐舞筵空”的具体化,又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发挥。“彩云”,即彩云,传说中天上的一种神鸟。《列子·黄帝篇》说:“宋元君夜半而梦有人于玄圃种百谷树五果,旦而莫视,有黄蛇在木末。”《淮南子·览冥训》说:“乘虚无状,与神俱成。”可见“彩云”就是神鸟。“飞去”二字,既写出了神鸟的飘逸,又暗寓了女子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
这首词语言清丽自然,含蓄蕴藉,情真意切,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