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枝头荔子,晚红皱、袅熏风。对碧瓦迷云,青山似浪,返照浮空。高台称吟眺处,□繁华、清胜两无穷。帘卷榕阴暮合,万家香霭溟蒙。
年光冉冉逐飞鸿。叹雨迹云踪。渐暑退兰房,凉生象簟,知与谁同。临鸾晚妆初罢,怨清宵、好梦不相逢。看即天涯秋也,恨随一叶梧桐。
注释:
正枝头荔子,晚红皱、袅熏风。对碧瓦迷云,青山似浪,返照浮空。高台称吟眺处,□繁华、清胜两无穷。帘卷榕阴暮合,万家香霭溟蒙。
年光冉冉逐飞鸿。叹雨迹云踪。渐暑退兰房,凉生象簟,知与谁同。临鸾晚妆初罢,怨清宵、好梦不相逢。看即天涯秋也,恨随一叶梧桐。
翻译:
正当荔枝树上的果实成熟,晚霞映红了树梢,微风吹过带来阵阵香气。远处的青山如波浪般起伏,夕阳的余晖映照着天空。站在高高的台上俯瞰四周,繁华与宁静两种美都难以尽数。
岁月悠悠,光阴荏苒,如同逐飞的鸿鹄。感叹自己的足迹已经遍布四方,但始终没有一个固定的归宿。夏日的炎热正在消散,而清凉的秋天即将来临。我独自坐在兰房中,面对着一张冷冰冰的象床。心中充满了怨恨和哀愁,仿佛是一只孤独的梧桐树。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以荔枝树为载体,通过描写荔枝树的美丽景色,来抒发作者的情感和感慨。
开头两句“正枝头荔子,晚红皱、袅熏风”,描绘了荔枝树在晚风中摇曳的景象,同时用“正”字强调了荔枝成熟的时节。接着“对碧瓦迷云,青山似浪,返照浮空”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荔枝树周围的环境,白云、青山、阳光等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接下来“高台称吟眺处”,则转向荔枝树所在的高台,暗示了作者在这里欣赏美景并思考人生的情景。“□繁华、清胜两无穷”,则是对这种美景和人生经历的评价,认为无论是繁华还是宁静,都是无法完全体验的。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对时间的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年光冉冉逐飞鸿”一句,用飞鸿比喻时间,形象地表达了岁月匆匆,时光易逝的感觉。“叹雨迹云踪”,则是对自己漂泊不定的人生道路的感慨。
最后两句则是对生活的无奈和悲伤的表达。“渐暑退兰房,凉生象簟”,描绘了季节的变化,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孤独和寂寞。“知与谁同”,则表达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中感到孤独无助的心情。“看即天涯秋也,恨随一叶梧桐”,则是对人生的无奈和悲伤的总结,认为自己就像一片落叶,被风吹散在天涯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