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褐倚禅榻,丝鬓扬茶烟。谁知老子方寸,历历著千年。试问汗青馀几,一笑腰黄萦梦,我自乐天全。出处两无累,赢取日高眠。
八千里,西望眼,断霞边。弁苍苕碧,随分风月不论钱。执手还成轻别,何日归来投社,玉海得同编。经世付时杰,觅个钓鱼船。

【注释】

水调歌头 · 和吴秀岩韵:这是一首词,是作者在游历杭州西湖时所作,抒发了作者的豪放情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事的淡漠。

驼褐倚禅榻,丝鬓扬茶烟。谁知老子方寸,历历著千年。试问汗青馀几,一笑腰黄萦梦,我自乐天全。出处两无累,赢取日高眠。

八千里,西望眼,断霞边。弁苍苕(bì)碧,随分风月不论钱。执手还成轻别,何日归来投社,玉海得同编。经世付时杰,觅个钓鱼船。

【赏析】

《水调歌头》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当时作者任汝州团练副使,被贬至汝州安置。在赴官途中经过九江,与友人吴秀岩相会,饮酒赋诗,写下此词。

开头一句“驼褐倚禅榻”写自己闲居时的安适。他身穿褐色的旧衣,靠在僧房的禅床上,悠闲地喝茶。这两句描绘出一幅悠然自得的生活画面,使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心如止水的心境。接着两句“丝鬓扬茶烟”,以“丝鬓”比喻自己的白发,以“扬茶烟”形容自己的胡须飘逸。这里的“扬茶烟”并非真的喝茶,而是形容自己对名利看得很淡然。这两句既表现出他的豁达胸怀,也显示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接下来两句“谁知老子方寸,历历著千年”,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感悟。他认为历史是无穷无尽的,就像他的内心一样,充满了智慧和经验。同时,他也认为自己的心志像千年古木一样坚韧,不会被外界所动摇。这两句表达了他对于历史的敬畏与自信。

接下来的两句“试问汗青馀几,一笑腰黄萦梦”,通过对比来表达他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然。他认为历史中留下的只是一些虚名和荣华富贵,而真正的成就却是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所做的贡献。这两句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泊之心。

然后转入下阕。“我自乐天全”,这句表明了作者的洒脱和超然。他认为自己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快乐,不受外界干扰。接着两句“出处两无累,赢取日高眠”,进一步强调了他的这种心态。他认为无论是在仕途上还是退隐后,都不会受到束缚和困扰,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最后两句“八千里,西望眼,断霞边”,则是描写了他在旅途中看到美丽的景色,心情愉悦。这里的“断霞”象征着夕阳下的美景,也象征着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展现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和人生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名利看得很淡然,更注重内心的平静和快乐,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