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苑龙团,江南鹰爪,万里名动京关。碾深罗细,琼蕊暖生烟,一种风流气味,如甘露、不染尘凡。纤纤捧,冰瓷莹玉,金缕鹧鸪斑。
相如,方病酒,银瓶蟹眼,波怒涛翻。为扶起,尊前醉玉颓山。饮罢风生两腋,醒魂到、明月轮边。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小窗前。
【赏析】
此词咏赏龙团茶,是咏物词中别具匠心的作品。词人从龙团茶的产地和制茶过程入手,写其色香味、形神韵;然后由茶及人,写主人翁文君的才情与品格。全词语言优美,意境高远。
上片“北苑龙团,江南鹰爪,万里名动京关。”三句为第一层。首二句总写龙团茶的产地和品质。据《太平寰宇记》卷七九五引《南方草木状》云:“建安郡有北苑,出好茗,谓之北苑茶,京师唯以充贡耳。”又《岭表录异录》云:“岭南生皋芦洲,土人采叶蒸之,捣末成末饼,圆者如棋子,大于龙团也。每饼一斤,凡十斤为一驮。……南人不识,号曰‘荼药’,北人不识,号曰‘草头茶’。惟建安所产者,号曰龙团茶。”龙团茶之所以名闻天下,是因为其制作精良。宋代蔡襄在《茶录》中说:“今欲造茶,须先采择芽茶,拣去枝梗老叶,名曰‘芽心’,炒焙皆用半干半湿。”陆羽《茶经》也说: “其初,以为烹瓯之后,即发水气,不得凝结于盏,乃试令入水,则汤花浮满如涌泉,香气四溢。”可见北苑龙团茶的选料十分讲究,采摘标准极高。“碾深罗细”两句,写龙团茶的制作过程。“碾”,指研磨。“罗”,“筛”。碾茶就是将芽茶放在碾盘上,用碾轮来回碾压。“碾深罗细”,是说经过碾磨,使茶叶充分碎断。碾好的茶末要用细筛筛过,筛得越细越好。“琼蕊”,即白毫银针,是茶芽的嫩梢顶端所生出的茸毛。《本草纲目》记载:“茶初采时,白毫杂处。”所以这里说“琼蕊暖生烟”。茶芽上的茸毛在沸水中舒展开来,犹如烟雾弥漫,故称“暖生烟”。茶汤呈乳白色,清香扑鼻。这两句是说,这种茶的色、香都达到了最高境界。“一种风流气味,如甘露、不染尘凡。”这两句是说这种茶的味,既甘美如甘露,又清雅脱俗。这两句不仅写出龙团茶的独特风味,同时也暗寓了作者的审美理想。“纤纤捧”三句,写主人翁文君。“纤纤”,形容女子的手纤细柔软。“冰瓷莹玉”形容茶杯晶莹剔透像冰一样。“金缕鹧鸪斑”。“鹧鸪”是一种鸟,羽毛有黑斑。“金缕”即金线绣花。这里比喻杯上的花纹像鹧鸪的斑纹。“相如”,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字子长。“方病酒”,指司马相如因嗜酒而病倒。“银瓶蟹眼”是说酒已冷了,但还没有结成块儿,像蟹眼睛一样闪闪发光。“波怒涛翻”,形容酒已饮得差不多了。“为扶起”,意思是为了不使客人失望,只好扶着客人站起来。“尊前醉玉颓山”,是说司马相如喝多了酒,醉得不成样子了,倒在酒杯前面,像一座山一样。“醉玉颓山”这个典故出自《晋书.王戎传》。王戎年轻时很瘦弱,常被人取笑。有一次他到别人家中拜访,主人设宴款待他。他喝酒后大醉,倚靠在墙壁上睡着了,像一座小山一样,因此有了“醉玉颓”的典故。“为扶起”两句,是说司马相如喝醉了酒,主人只好扶着他起来,给他换酒。“饮罢风生两腋”,意思是说酒喝多了,身上起了一阵风。“醒魂到明月轮边”,意思是说酒喝多了,人就醒了,好像到了月亮旁边。“归来晚”,“文君未寝”,是说司马相如回家已经很晚了,他的妻子卓文君还没入睡。“相对小窗前”,意思是说司马相如和妻子在小窗前对坐着。这两句是说,司马相如喝醉了酒以后回家来,文君还没有睡熟,两人就在小窗前对坐饮酒,直到天亮。这两句是说司马相如虽然醉了,但他仍不忘回家看望妻子。“归”字表明他是回来的,“未寝”表明文君还未睡。这两句是说,司马相如虽然喝了酒,但还是惦念着回家来陪妻子文君。下片“相如,方病酒,银瓶蟹眼,波怒涛翻。为扶起,尊前醉玉颓山。饮罢风生两腋,醒魂到明月轮边。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小窗前。”是第二层。这几句是接上片的结尾而来。上片写司马相如醉酒的情景,这一层是接写司马相如清醒时的情况。“相如”二字是总领下文的代词。“方病酒”是说司马相如正在患酒瘾病。“银瓶蟹眼”,是说酒已经冷却到只有蟹眼睛那么大了。“波怒涛翻”,是说酒已经喝得差不多了。“为扶起”三句,是说司马相如被妻子搀扶着回到家里。“尊前醉玉颓山”,“尊前”是泛指酒杯前。“醉玉颓山”是说司马相如醉得很厉害,像一座小山一样倒在酒杯前面。“饮罢风生两腋”,意思是喝完酒以后,身上起了一阵风。“醒魂到明月轮边”,意思是酒喝多了以后,精神恢复了。“归来晚”,是说回来晚了。“文君未寝”是说文君还在睡觉没有睡熟。“相对小窗前”,意思是说两人还在小窗前对坐饮酒。这几句是说司马相如虽已醉了,却还惦记着回家来陪伴妻子文君。最后一句“归来晚”,点明司马相如回来的时间是在夜晚。这两句是说,司马相如虽然是晚上回来的,但文君并没有睡着。他们还在小窗前对坐饮酒,一直到天快亮的时候才休息。
这首词是咏龙团茶的佳作。词中写了主人翁文君的才情与品格,写得很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