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炉肃坐,听瓶笙、别有天然宫徵。纸帐屏山浑不俗,写出江南烟水。檠短灯青,灰闲香软,所欠惟梅矣。风飞无定,数声时颤窗纸。
试问夜已何其,呼童起看,月上东墙未。天外忽闻征雁过,还把音书来寄。短笠埋烟,轻蓑鸣雨,已办征船计。放教归去,故乡江上鱼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注意重点字词的书写和理解,还要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情感等信息。本诗首联写诗人夜坐听笙,有感于江南烟水之景;颔联描写诗人在江南的生活场景;颈联写诗人遥想征雁传书的情景;尾联抒发了诗人归去故乡的情感。

【答案】

①据炉肃坐 (燃烛) 坐定 ②瓶笙 (笙是古代的一种吹奏乐器) 别有天然宫徵 (指笙声清越悦耳)③纸帐屏山浑不俗(指竹制的屏风上绘有山水画,虽为纸制却无俗气)④灯青 (点灯) 灰闲香软(指灯光昏暗,炉中烧的木炭已经快燃尽而发出轻微的香气)⑤天外忽闻征雁过(指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大雁南飞的声音)⑥短笠埋烟(指戴着斗笠行走于烟雾之中)⑦轻蓑鸣雨(指穿着蓑衣走在雨中)⑧已办征船计(指做好了乘船远行的打算)⑨放教归去,故乡江上鱼美(指可以随意回家,因为家乡江上的鱼儿很肥美)。

译文:

我坐在炉前肃立凝思,听那从瓶子里传出的笙声,那声音真是清越悦耳。我的竹制的床帐,墙上挂着的是山水画,虽然只是纸做的,但一点也不显得庸俗。点着的灯笼,发出的光是青色的,灰烬中的木炭已经燃烧得快要燃尽了,散发出淡淡的香气,我所缺少的,只有梅花而已。忽然听到天空中传来大雁南飞的声音,还把音书寄来了。戴着斗笠行走在烟雾之中,穿着蓑衣走在雨中,我已经做好了乘船远行的打算。可以随意回家,因为家乡江上的鱼儿很肥美。

赏析:

这首词作于词人罢官后居杭州西湖孤山寓所时。当时正值深秋时节,词人夜卧孤山,听着窗外笙歌之声,想到南方的烟波渺茫、渔舟点缀,于是便产生了归家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