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亡草昧,刘项起吞并。驱龙虎。鞭寰宇。斩长鲸。扫欃枪。血染彭门战。视馀耳,皆鹰犬。平祸乱。归炎汉。势奔倾。兵散月明。风急旌旗乱,刁斗三更。命虞姬相对,泣听楚歌声。玉帐魂惊。泪盈盈。
恨花无主。凝愁绪。挥雪刃,掩泉扃。时不利。骓不逝。困阴陵。叱追兵。喑呜摧天地,望归路,忍偷生。功盖世。成闲纪。建遗灵。江静水寒烟冷,波纹细、古木凋零。遣行人到此,追念痛伤情。胜负难凭。

【注释】

六州歌头·其二:词牌名。项羽朝:项羽,即西楚霸王,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他率领义军,与秦将章邯等作战,曾一度占领了咸阳,并把秦王朝的都城迁到咸阳以东。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建立“西楚”政权,统治着大半个中国。后来项羽在垓下被刘邦打败,兵败自刎于乌江。这首词写项羽失败后虞姬殉葬的情景。

草昧:原野草生的样子。指混乱。

刘项:指刘邦和项羽。

龙虎:指龙、虎,都是帝王的象征。

鞭寰宇:鞭打整个宇宙。

长鲸:巨大的鲸鱼,这里指巨龙。

扫欃枪:扫除彗星(即扫帚星)。古代迷信说彗星出现是天象有异,预兆有灾,故称之。欃枪,彗星的一种。

彭门:古地名,今徐州一带。

视馀耳:犹言“余目”。意谓除了你还有谁?馀,通“余”。

鹰犬:比喻亲信爪牙。

热乱:指秦朝末年的战乱。

炎汉:指南汉。

势奔倾:形势急转直下。

兵散月明:形容战事结束,月光皎洁。

刁斗:古代铜制的炊具,形如漏斗,夜间敲击可以报晓。

玉帐魂惊:形容项羽的帐内气氛紧张,将士们魂魄俱震。玉帐,代指军队。

凝愁绪:凝结满腔愁绪。

时不利:时机不顺利。

骓不逝:骓马不能前进。骓,指项羽的爱马。

阴陵:地名,在今安徽定远东北。

喑呜摧天地:形容声势浩大,气魄雄健。喑呜,声音低沉而有力。摧,毁坏。天地,泛指整个宇宙。

望归路:盼望回到故乡的路。

忍偷生:忍受苟且偷生。

成闲纪:成就一段美好的历史。

建遗灵:树立英烈的精神。

江静水寒烟冷:江面静悄悄地,寒风中水雾弥漫。江,指南山。

波纹细:水波荡漾,波纹很细。

古木凋零:树木枯黄凋落。

遣行人到此:指那些奉命来到这里的人。

追念痛伤情:追思往事,悲痛伤感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是咏叹西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悲剧。全诗从项羽起兵反秦写到他在垓下被围困而死的过程,着重刻画了他一生的功业与悲惨的结局,以及他的忠贞、勇武、仁义、悲壮和悲剧色彩。全词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情感起伏跌宕,意境深远,形象鲜明生动,语言刚劲激越,充分体现了作者对项羽这一历史人物的热爱和赞美。

开头两句:“秦亡草昧,刘项起吞并。”点出了题旨,表明了作者要歌颂的对象。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战国七雄纷争的局面,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秦的残暴统治,民不聊生,天下大乱。这时,刘邦趁火打劫,乘机而起;项羽则以武力为后盾,以仁义为本,率先举起反秦的大旗,领导了反抗暴政的斗争。所以,作者首先就点出了“刘项起吞并”,这既表明了历史的必然趋势,也暗示了项羽的兴起并非偶然。

接下来五句:“驱龙虎,鞭寰宇。斩长鲸,扫欃枪。”这几句是对上文的概括和补充,写出了项羽的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气势。他率军北上,挥鞭驱赶着龙凤二神,鞭打整个世界;又挥剑斩断了一条长鲸,扫平了彗星(彗星又叫扫帚星),使天昏地暗。这些描绘虽然夸张,但却十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项羽的勇猛无敌。

接下来的四句:“血染彭门战。视馀耳,皆鹰犬。平祸乱。归炎汉。势奔倾。兵散月明。风急旌旗乱,刁斗三更。命虞姬相对,泣听楚歌声。”这段描写则是对前文的具体化,写出了项羽在彭城的殊死搏斗及最后失败的惨状。他身经百战,英勇善战,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项羽率军冲入咸阳,杀了秦二世子婴,放火焚烧秦宫。接着又攻入王离的军队中杀死了王离,俘虏了章邯等人。然后他又率军渡过黄河,消灭了章邯的部队,并收复了关中地区。接着他又率军南下进攻赵歇的军队,杀死了赵歇,俘获了陈余等人,然后又回师北进攻击章邯的军队,结果大获全胜。于是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随后又在彭城之战中击败刘邦的军队,迫使刘邦仅带着几百人逃到了荥阳。项羽一路所向披靡,威震天下,可谓势不可当。

然而好景不长,项羽在垓下之战中遭到彻底失败:项羽的部队被刘邦打得七零八落,项羽身边只剩下八百名骑兵,形势非常危急,于是他下令把军队撤退到乌江边驻扎下来。这时天色已晚,项羽感到大势已去,便决定在乌江边自杀。临死前,项羽命令士兵把船划到岸边,让士兵们把船尾绑上树枝、用竹签穿住船板做成火炬点燃,烧得江面上火光熊熊。项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面对着士兵们,慷慨悲歌,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项羽唱罢,随即拔剑自杀身亡,年仅31岁。项羽死后,他手下的士兵纷纷拥上前去抢夺他的尸首,一时间乌江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结尾四句:“玉帐魂惊。泪盈盈。恨花无主。凝愁绪。挥雪刃,掩泉扃。时不利。骓不逝。困阴陵。叱追兵。喑呜摧天地,望归路,忍偷生。”这四句诗进一步抒发了项羽的悲壮情怀。“玉帐魂惊”一句写项羽帐中的气氛十分紧张,将士们的魂魄都为之惊惧。“恨花无主”一句是说项羽恨自己一生未能有一个知己知音的朋友来共患难,没有能够找到一个可以信赖的人来共同承担这个重任。“挥雪刃”一句是说项羽在乌江畔一怒之下拔剑自杀,连自己手中的剑也来不及擦拭一下。“时不利”一句是说项羽自己也觉得时机不好,不能成功;“骓不逝”一句是说他的爱马骓也不能继续前行了。“叱追兵”一句是说项羽面对追兵发出了一声怒吼,表示要和他们决一死战;“喑呜摧天地”一句是说项羽发出了一声震天动地的长啸,表示他要摧毁一切阻挡他前进的东西;“望归路”一句是说项羽望着自己的家乡之路遥不可及,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悲哀;“忍偷生”一句是说项羽不忍心再活下去了,因为他已经看不到任何希望了。这四句诗集中表现了项羽的悲壮、忠诚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他失败后的无可奈何和无限哀伤。

此词通过对项羽一生经历的概括性描写来表现他的伟大形象。全词通过铺叙项羽从崛起到失败的经历,突出其英雄气概和悲剧色彩。词笔纵横开阖,气势磅礴,感情深沉悲壮,艺术感染力极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