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自寿,拥衾寒,重赋凌云游意。我有大儿孔文举,弱冠骎骎暮齿。桃已三偷,树犹如此,前度花开几。蓬莱可塞,还童却老无计。
为此援笔翩翩,大江东去,好似歌头起。寄与两家孙又子,长看以文为戏。某所某公,同年同月,谁剪招魂纸。前三例好,不须举后三例。
【注释】
“先生”:作者自称。自寿:自己给自己作生日祝福。“拥衾寒”:《诗经·卫风》有“抱衾与子同眠”句,此指在寒冷的冬日里,与妻子一起拥着被子睡觉。重赋凌云游意:重写《登高》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句子,抒发自己的凌云壮志。我有大儿孔文举:孔融(153年—208年),字文举,东汉末鲁国南平昌县(今山东曲阜)人。汉末群雄之一,曹操收为养子。弱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后因以称男子二十岁。骎骎:马快的样子。暮齿:晚年。桃已三偷:桃花每年开两次,这里借指孔融三次被曹操处死。树犹如此:比喻人虽死犹存。前度花开几:桃花每年开花一次,这里说上次的桃花已经开了好几次了。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借指孔融。可:能,或许。塞:阻止。还童:返老还童。却老:返老还童。无计:没有办法。为此援笔翩翩:即因此挥笔写下这首诗。翩翩:轻盈飘逸的样子。大江东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意为大江东流,如同歌中的歌声一样悠扬。寄与两家孙又子:寄语两位儿子。长看以文为戏:希望他们永远以文章为乐,不要沉溺于功名利禄之中。某所某公:作者在某处担任某公职。同年同月,谁剪招魂纸:意思是在同一年代同一个月份出生的人,谁能剪断那把招魂符?后三例好,不须举后三例:后面列举的那些例子都不好。举后三例,即前面所举的前三个例子。后三例是说前三个例子不好,这里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否定。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给两个儿子所作的祝寿之词。上阕由寿及己,自述身世和抱负;下阕则直接表达对儿子们的祝愿,并指出人生如梦,应及早醒悟。
上阕首句“先自寿者”,表明这是一首自寿之作。“先生”即作者自谓,“自寿”就是自赞。“拥衾寒”是说自己在寒冬之夜,与妻儿一起拥着被子睡觉,这正说明“寒士”生活之艰辛。“重赋凌云游意”是说重写《登高》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句子,抒发自己的凌云壮志。“我有大儿孔文举”,孔融(153年—208年),字文举,东汉末鲁国南平昌县(今山东曲阜)人。汉末群雄之一,曹操收为养子。“弱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后因以称男子二十岁。”孔融二十八岁就去世了,所以这里说他“弱冠”。 “桃已三偷:“三偷”出自《庄子·逍遥游》。传说孔子东游到桃花林中见到一位美女采花而未入其内,孔子以为她偷了别人的东西便要惩罚。女子辩解说:“我又不是窃贼,只是从这树下经过,看到树上有果子,顺手摘了几个。”后来人们便用“偷桃”或“偷李”等代称男女间的私情或私奔之事。这里的“偷桃”是说孔融三次被曹操杀害。“树犹如此:比喻人虽死犹存。“前度花开几”,桃花每年开两次,这里说上次的桃花已经开了好几次了。” 孔融一生坎坷,最后被曹操杀害。
下阕“为此援笔翩翩”,即因此挥笔写下这首词作寿贺词。“翩翩”是轻快的样子。“大江东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寄与两家孙又子,长看以文为戏”,这是对两个儿子的祝愿,希望他们永远以文章为乐,不要沉溺于功名利禄之中。“某所某公”,即作者在某处担任某公职。“同年同月,谁剪招魂纸”,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同时代的人在相同的月份出生,难道还能剪断那把招魂符吗?这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否定。
全词以自寿为主,但感情真挚,语言优美,表达了作者的豪迈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