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外双旌斜照日,匆匆去意难留。大江旁畔老诸侯。举觞仍气概,觅句更风流。
迟暮不堪容易别,溪声为写离愁。自从今日转船头。他时扶杖叟,独立向沧洲。

【注释】

柳外:指江边。双旌:指两行旗帜。斜照日:形容太阳斜照的样子。匆匆:急忙。老诸侯:指王景源,他曾任临江军节度使。举觞:举杯。仍:仍然。觅句:找诗的灵感。迟暮:晚年。沧洲:指水边的小洲。

【赏析】

这首词是和王景源赴临江军的饯行之作。上阕写送别情景;下阕则写送别的感慨。全词情韵悠然,意蕴深沉,颇有“慷慨伤怀”的气概。

“柳外双旌斜照日,匆匆去意难留。”首句写送别地点,柳树之外就是临江江边,有两行的旗杆在斜射的日光下显得格外醒目。这是一幅典型的江畔送别图,作者以简练明快的语言点出地点,并渲染了送别的气氛。次句写送别之情,用“匆匆”二字表现王景源急于离去的心情。“匆匆去意难留”,表达了诗人对王景源此行的惜别之情。

“大江旁畔老诸侯,举觞仍气概,觅句更风流。”此二句写王景源的身份地位和临别赠言。“老诸侯”表明王景源年事已高,但仍不失为一个显赫一时的武将。“举觞”三字写出王景源在饯行宴会上豪爽的性格。“觅句”一句表明他对这次离别的惜别之情,也表明他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有所预感。

“迟暮不堪容易别,溪声为写离愁。”第三句写王景源年纪渐老,人生易逝,不宜轻易离别。而此次离别,更是难以避免。“迟暮”两句是说人生易逝,不宜轻易离别;而此次离别,又是如此令人难忘,令人难以忘怀。“溪声为写离愁”,这一句是化用谢庄《月赋》中的句子:“隔水有人家,流波激清响。”“溪声”即流水声。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溪水的声音似乎也在为我的离愁而悲伤。

“自从今日转船头,他时扶杖叟,独立向沧洲。”最后两句写诗人自己的处境和心情。“自今”三句是说,从今天开始我要乘船回乡了,以后我也要像王景源那样在水边小岛上度过余生了,那时我将独自面对沧海,无牵无挂。这里的“沧洲”是指水边的一块小岛,也暗指自己的归隐之地。

【译文】

江边的柳树外,斜照着太阳的影子,王景源急着要走了,我们无法挽留他的心意。江边的老人王景源是一位老诸侯,他在酒宴上豪爽地说出了自己对这次离别的感受和心情,同时也劝慰着大家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岁月不饶人,我们都是到了人生的暮年,不能像年轻时那样轻易离别了,让我们用江边的溪水来抒发离别的哀愁吧。从今天起我要乘船回家了,今后我也要在水边小岛上渡过余生,那时我会孤独地面对大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