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床转玉,唤睡醒、绿云梳晓。正倦立银屏,新宽衣带,生怯轻寒料峭。闷绝相思无人问,但怨入、墙阴啼鸟。嗟露屋锁春,晴风暄昼,柳轻梅小。
人悄。日长谩忆,秋千嬉笑。怅烬冷炉薰,花深莺静,帘箔微红醉袅。带结留诗,粉痕销帕,情远窃香年少。凝恨极,尽日凭高目断,淡烟芳草。
【注释】
露床转玉:指露湿的床席像玉一样温润。
唤睡醒、绿云梳晓:指晨曦中,如绿色云朵般的头发被梳理得清爽明亮。
生怯轻寒料峭:感到冷意袭来的寒气逼人。
闷绝相思无人问:形容心中极度郁闷,没有人能理解和关心。
但怨入、墙阴啼鸟:只怨恨那些栖息于墙边的鸟儿。
嗟露屋锁春,晴风暄昼,柳轻梅小:叹息着春天的景色已被禁锢在密封的屋子里,而阳光明媚的白天,柳枝轻盈细长,梅花细小娇美。
人悄:人声寂静。
烬冷炉薰,花深莺静:炉火已冷,花香浓郁。
带结留诗,粉痕销帕:指佩带中的诗笺上还留着未干的墨迹,粉红的丝巾也沾满了泪痕。
情远窃香年少:暗示自己与少年的恋情已经遥远。
凝恨极,尽日凭高目断,淡烟芳草:凝望着远方,直到视线模糊,直至看到远处的烟笼芳草。
【赏析】
这首词写闺妇对丈夫出外征战的思念之情。全词以景起,以景结,中间部分主要抒发了闺妇对丈夫出外征战的思念之情。
开头两句“露床转玉,唤睡醒、绿云梳晓”,写清晨醒来时的情景。露湿的床上玉一般地润泽,仿佛能唤醒睡意,让闺妇清醒过来。她正立于屏风前,新添的衣服束紧了她的身体,使她感到寒冷。这两句是写闺妇的起床时间,也是写她的心情。她因丈夫出征,而独自独处,所以感到寒冷;同时,也感到孤独寂寞。这种感情,正是“闷绝”的原因。接下来两句“正倦立银屏,新宽衣带,生怯轻寒料峭”,写她的愁苦。“生怯”二字用得好,既表明了她内心的恐惧与不安,又写出了她内心的痛苦和哀怨。接着“闷绝相思无人问”,进一步表达了她的痛苦心情。她因思念丈夫,却无人可以倾诉自己的内心情感,只能独自忍受心中的痛楚,这更增加了她的痛苦。最后一句“嗟露屋锁春,晴风暄昼,柳轻梅小”,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锁”、“暄”等字用得非常好,既表现了季节特征,又表现了人物心情。
过片三句“人悄。日长谩忆,秋千嬉笑”,写闺妇对丈夫的记忆以及自己的内心感受。“谩忆”二字用得好,既表现了闺妇对往事的回忆,又表现了内心的无奈和悲哀。接着“怅烬冷炉薰,花深莺静”,描写了闺妇的内心感受。她因为孤独寂寞,无法排遣心中的烦恼,只能在夜晚里静静地坐着,看着炉火渐渐熄灭,听着窗外的莺鸟安静地鸣叫。这里不仅写出了闺妇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还表现出她对生活的渴望和无奈感。最后两句“带结留诗,粉痕销帕”,写闺妇的内心感受以及自己的行为。她将诗歌留在身边,希望有一天能够再次见到丈夫;同时,她也将自己的心事刻在了帕子上,希望有一天能够再次向丈夫倾诉自己的心声。这两句既是对她内心痛苦的表达,又是对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结尾二句“凝恨极,尽日凭高目断,淡烟芳草”,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望断”二字用得好,既表现了闺妇内心的绝望和无奈,又表现了对丈夫的思念和期待。最后“尽日凭高目断,淡烟芳草”,是闺妇内心的真实情感。她因为无法与丈夫团聚,只能在高处遥望远方,看着那远处的烟笼芳草,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悲伤。
整首词通过对闺妇的描绘,展现了她在丈夫出征期间的痛苦与孤独,同时也表现了她在困境中的坚韧与不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