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听风,蓦忽地、流光偷换。
谁能料、者般客况,南食今年又半。
蛮果枇杷偏迟熟,有拨剌、银刀入馔。
记马渡清沅,买鱼配酒,去年江馆。
相劝。
中丞脱略,容参午宴。
也不用当门,悬符结艾,幸是把杯人健。
醉里词成,拈须微笑,且为旁人题扇。
刚梦隔,一缕茶烟,轻飏醒来靠晚。
【诗句翻译】:
二郎神 午日风雨残酒薰人竟成薄醉友人索余题扇填词应之
听雨听风,蓦忽地、流光偷换。
谁能料、者般客况,南食今年又半。
蛮果枇杷偏迟熟,有拨剌、银刀入馔。
记马渡清沅,买鱼配酒,去年江馆。
相劝。
中丞脱略,容参午宴。
也不用当门,悬符结艾,幸是把杯人健。
醉里词成,拈须微笑,且为旁人题扇。
刚梦隔,一缕茶烟,轻飏醒来靠晚。
【注释】:
午日风雨残酒薰人竟成薄醉友人索余题扇填词应之:午日即农历七月十五,风雨交加后,酒气熏人,终于喝醉了。友人索余题扇填词。
听雨听风:听着雨和风声。
蓦忽:忽然,突然。
流光:光阴。
者般:这样。
客况:旅居他乡的情况。
南食:南方的美食。
者般客况:这等漂泊异乡的情况。
蛮果枇杷:指南方水果枇杷。
有拨剌:用刀切着吃的意思。
银刀:银制的菜刀。
清沅:沅江,湘江支流之一。
江馆:江边的旅店。
中丞:官名,唐代对中央或地方长官的尊称。
脱略:超然,不拘小节。
不用当门:不必去关门。
中丞脱略:意思是说中丞(这里指的是诗人的朋友)不拘礼法。
参午宴:参加中午的宴会。
也不用:不必。
当门:关上门。
悬符结艾:挂上避邪的符纸和艾草。
把杯人健:喝酒的人身体健康。
茶烟:茶香。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在端午时节的所见所闻及所感。上片写景。开头一句,点明端午时节,天气骤变,风雨阵阵;接着写自己饮酒过量,醉得不成样子。过片三句话,写了自己与友人在端午节时一起饮酒作乐的场景:他们一同品茗,共饮清酒;同时品尝着南方的佳肴美馔,享受着江南的风情雅趣;最后,还共同举杯畅饮,以助酒兴。下片抒情。前两句,抒发了对自己漂泊在外的感慨。“蛮果枇杷偏迟熟”,说明自己在异乡漂泊已有一段时间了。而如今又是一年端午佳节,只能独自品味着家乡的节日气氛,感受着节日的喜悦。接下来几句,则表现了自己对这种节日气氛的喜爱之情。“记马渡清沅,买鱼配酒,去年江馆。”这句的意思是:我还记得去年端午时节,骑着马渡过沅江,买了鱼来配酒,那是在离家不远的江边旅馆度过的。“相劝”,即相互劝酒,表示友情深重。“中丞脱略”,意为这位朋友毫不拘束,十分洒脱,甚至于连关门都不做。“也就不用当门”,意谓这位朋友大大方方,毫无顾忌。“幸是把杯人健”,意为幸亏这位朋友身体康健,能陪大家喝得尽兴。“醉里词成,拈须微笑”,句中的“拈须”一词,形象地描绘出醉酒后那种微醺的状态。“且为旁人题扇”,则是将这份喜悦与快乐分享给了周围的人。“刚梦隔,一缕茶烟,轻飏醒来靠晚。”这几句是词人的梦境描述。“刚梦隔”,意谓刚刚从梦中醒来。“一缕茶烟,轻飏醒来靠晚”,这句的意思是说刚刚从梦中醒来,只见一缕茶烟飘荡在空中,轻轻摇曳,仿佛是从远处传来的。
整首词以端午佳节为背景,生动地刻画出了作者在端午佳节时的心情和感受,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