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三五。坐待丹山飞玉兔。试问常娥。底事清光此夜多。
尊空客满。纵有鹔鹴无处换。不倒金荷。可奈金波潋滟何。

以下是对《减字木兰花·其二中秋》诗句的逐句释义,并附上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 寻常三五:通常在农历十五日,也就是月亮圆的时候。“三五”是古代对十五日的称呼,常用于诗词中表达对节日的期待和庆祝。
  • 坐待丹山飞玉兔:意思是静静地等待着月亮从东方升起,如同神话中的玉兔一样。“丹山”指的是东方的山,而“玉兔”则是月亮的别称。
  • 试问常娥:向嫦娥询问原因,为什么今夜月光特别明亮。“常娥”是嫦娥的古称。
  • 底事清光此夜多:是什么原因使得今晚月光格外明亮呢?“底事”表示原因,“清光”指明亮的月光,“此夜多”则强调了这种明亮的程度。
  • 尊空客满:酒宴上没有空座位,宾客已满。这里的“尊”指的是酒杯,“客满”形容宾客众多。
  • 纵有鹔鹴无处换:即使有昂贵的礼物也难以交换,因为客人已经满座。“鹔鹴”是古代的一种贵重毛皮,这里用来形容礼物的价值。
  • 不倒金荷:形容月光倒映在水面上,波光粼粼。“金荷”指荷叶,倒映着月光使其闪耀。
  • 可奈金波潋滟何:无奈的是,这金波(即倒映的月光)多么美丽啊!“潋滟”描述波光荡漾的样子。

通过这些诗句和注释,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宋代词人吴则礼在《减字木兰花·其二中秋》中所表现的情感和景象。这首词通过对中秋月色的描述,表达了对节日的喜悦与对自然的赞美。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热情及其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