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梅花月里,谁解唱、小秦王。向三叠声中,兰桡荃棹,桂醑椒浆。明朝濮渝江上,对暮云、平野北风凉。准拟八千里路,破除九十春光。
砚涵槐影漾旗常。披拂御炉香。念人世难逢,玉阶方寸,陛楯颜行。休言举人文字,系一生、穷达与行藏。凡卉都随岁换,幽兰不为人芳。
【注释】
- 问梅花:问谁解唱小秦王?
- 三叠声中:歌声在三遍重复的声调里
- 兰桡(náo)荃棹:指小船。兰,通“兰”,香草;桡,船桨。
- 桂醑椒(xiù)浆:指用桂花和椒子酿制的美酒。
- 濮渝江上:在濮水、渝州之间。濮,古地名,今河南濮阳县一带。渝州,即今重庆。
- 对暮云:面对傍晚的云彩。
- 八千里路:指漫长的旅途。八十里为一千里。
- 砚涵槐影漾旗常:砚台有槐树的影子,笔杆上的旗帜常在水中飘扬。
- 御炉香:宫中用来烧香的炉子。
- 玉阶方寸:玉阶指帝王的台阶,一寸约一尺。这里指皇帝的台阶。
- 陛楯颜行:陛楯,指皇帝的台阶前站立的人,颜行,指皇帝的仪容行为。
- 举人文字:指文章、诗词等文艺作品。
- 穷达与行藏:指仕途升迁、贬谪等事。行藏,指进退出处。
- 凡卉都随岁换:所有的花卉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凋零。
- 幽兰不为人芳:幽兰不因人而芳香。
【赏析】
《木兰花慢·即席和韵》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春末夏初时。这首词上片写作者在濮水、渝州的江边,面对晚霞,听到江上渔人唱起小秦王时的心情。下片写诗人自己,表达出一种豁达、超脱的人生观。全词抒发了作者在人生道路上的感慨,表现了作者乐观的人生态度。